钟嗣成10篇诗文 >> 钟嗣成(约1279——约1360),元代文学家,散曲家,字继先,号丑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寓居杭州。屡试不中。顺帝时编著《录鬼簿》二卷,有至顺元年(1330)自序,载元代杂剧、散曲作家小传和作品名目。所作杂剧今知有《章台柳》《钱神论》《蟠桃会》等七种,皆不传。所作散曲今存小令五十九首...
元代 钟嗣成1 鉴赏 感皇恩 织锦回文。 / 带草连真。 / 意诚实。 / 心想念,话殷勤。 / 佳期未准。 / 愁黛常颦。 / 怨青春。 / 挨白昼,怕黄… 元代 钟嗣成1 鉴赏 采茶歌 叙寒温。 / 问原因。 / 断肠人寄断肠人。 / 锦字香沾新泪粉。 / 彩笺红渍旧啼痕。 元代 钟嗣成1 鉴赏 按...
明、清两代的史志,甚至是《四库全书》这样的巨著,对它都没有著录。然而,元曲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得益于一个叫钟嗣成的人。钟嗣成是元代开封人,他非常骄傲自己是开封人,并且在正式场合都自号“古汴人”。他少年时喜欢读书,多次参加科考,但屡试不中。心灰意冷后,他决定不再追求官禄,转而潜心著述。在元顺帝...
钟嗣成 /Zhong Sicheng/ 最后更新2024-12-03 浏览86次 (1279?~1360?) 中国元代散曲家、杂剧作家、戏曲史家。字继先,号丑斋。 英文名称 Zhong Sicheng 出生日期 1279? 去世日期 1360? 号 丑斋 见《录鬼簿》。 精选发现 马也 黄芝冈 徐城北 张大新...
《录鬼簿》之“鬼”,是指那些杂剧作家在钟嗣成撰写此书时都已经去世,化作鬼魂了。而钟嗣成之所以要“录”之,正是因为钟嗣成珍视他们的价值,不希望他们“淹没无闻”。这些杂剧作家虽然满腹才华,但大多数社会地位较低,仕途失意无望,混迹瓦舍勾栏之中。可想而知,即使在当时深受普通民众的欢迎,也不可能有...
钟嗣成屡试不第,“采茶歌”恨别情深 钟嗣成,字继先,号丑斋。大梁(今开封市)人。屡试不第,后久居杭州。著有《录鬼簿》两卷,保存了许多元代杂剧作家作品。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认为他的曲"脍炙人口",朱权《太和正音谱》则评其词"如腾空宝气"。散曲现存小令五十九首,套数一套。骂玉郎带过感皇恩 采茶...
元画回眸│日月闲中过,风波梦里惊,造物无情——钟嗣成 1.《写高使君意图》纵81.5厘米横30.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溪畔坡石高松,远山寺宇,云烟缭绕。山石用淡墨大笔渲染,加浓墨横点提醒,云烟勾绘轮廓,这些都是从米家云山变化来的。纪年己卯为至元五年(1339年),时郭畀已殁,故应为后人的仿作...
钟嗣成(约1279—1360)字继先,号丑斋,开封人,寄居杭州,少年时曾多次参加“明经”考试,没有录取,遂在江浙行省任椽吏,但长期不得升迁,从此不屑追求官禄,潜心闭门著作。他“善音律”,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他的杂剧作品有《寄情韩翊章台柳》、《讥货贿鲁褒钱神论》、《汉高祖诈游云梦》、《冯驩焚券》等七种,在当时...
从头认。 元代 钟嗣成1 鉴赏 感皇恩 织锦回文。 / 带草连真。 / 意诚实。 / 心想念,话殷勤。 / 佳期未准。 / 愁黛常颦。 / 怨青春。 / 挨白昼,怕黄… 元代 钟嗣成1 鉴赏 采茶歌 叙寒温。 / 问原因。 / 断肠人寄断肠人。 / 锦字香沾新泪粉。 / 彩笺红渍旧啼痕。 元代 钟嗣成1 鉴赏 ...
钟嗣成 要了解元代杂剧和散曲,有几本书是必须要读的,其中就包括钟嗣成的《录鬼簿》。 元代杂剧和散曲作家,绝大多数社会地位都不高,而杂剧散曲虽然在元代非常受欢迎,但地位又远远不及正统的诗文,所以,有关这些作家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却很少,给后人研究元杂剧和散曲带来很大的困难。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