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次斗法,一次是宣鉴禅师以动静之法表达凡俗如一的境界,向灵佑禅师挑战;另一次则是以动引动,喝断灵佑禅师的意念活动,占了上风。虽然最终宣鉴禅师离开了大沩山,但灵佑禅师预言他日后会在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离开沩山后,宣鉴禅师又回到了龙潭,在那里居住了三十年之久。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
宣鉴来到了龙潭,到法堂上说:“早就向往龙潭,等真正到了,潭又不见,龙又不现。”龙潭禅师说:“你亲自到龙潭去。”宣鉴无话再说,只好暂且住下。一天晚上,德山于堂内苦思禅的秘密,龙潭禅师说:“夜已经很深了,为什么不下去?”宣鉴说:“外面黑。”龙潭禅师点燃了纸烛递给他,宣鉴伸手去接,龙潭又突...
德山宣鉴禅师的机锋相当辛辣,禅宗史上著名的“棒喝”的使用,就与他有很大的关系。据说“棒”就始于德山宣鉴,故有“德山棒”的说法。宣鉴每来到禅堂,必定要携带一根棍子,并对众人说:“我宗无语句,实在没有一法可以示人的。宣鉴平常只有一条白棒,佛来也打,祖来也打。”而碰到僧来参问,也真的是“...
六祖惠能大鉴禅师生平..六祖惠能大鉴禅师生平慧能(638~713)一作惠能,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俗姓卢,原籍范阳(郡治在今北京)涿州(今河北涿县),出生在广东新州(广东云浮市新兴县),生活、传法于广东广州、韶关、新州。惠能从
惠能简介佛教禅宗祖师禅宗六祖大鉴禅师惠能生平 导语: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祖籍范阳郡即今河北涿州。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祖籍范阳郡即今河北涿州。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
一代高僧:德山宣鉴禅师 德山宣鉴,俗姓周,简州(今四川简阳市)人,生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卒于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享年84岁。他20岁时出家,研习北禅,经常向僧众宣讲《金刚经》。因此德山在很年轻时就得了个绰号,叫“周金刚”。他参禅的心得:“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降,锋利不动。学...
朝州德山(今湖南常德)宣鉴禅师,是剑南(今四川成都)人,俗姓周。童年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先是精究律藏,同时对性相诸经亦能融会贯通。因常讲《金刚般若》,故而时人称之为“周金刚”。其后听说禅宗玄理深奥,便四处访寻禅师以试高低,他对同学说:“一毛吞大海,海性并不因此而亏阙:纤芥投利剑,...
大鉴禅师法宝坛经述旨 述旨者,述是经之宗旨也。欲正其旨,先正其名。名者,正法世系祖位也,祖位名分定,而天下之学佛者,知所皈于正法矣。世尊以心印传迦叶,亲授为第一代祖,为后世学者定宗旨,正法眼。代代相承,惟此一宗。法法同皈,惟此一旨...
六祖惠能大鉴禅师 【原典】六祖惠能大师,姓卢氏,父行瑶。母李氏,感异梦,觉而异香满室,因有娠。六年乃生,毫光腾空。黎明有僧来语祖之父曰:“此子可名惠能。”父曰:“何谓也?”僧曰:“惠者,以法惠济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语毕不知所之。祖不饮母乳,遇夜神人灌以甘露。三岁父丧,母嫠居,...
六祖慧能大鉴禅师 摘自:五灯会元 - 宋·普济 六祖慧能大师者,俗姓卢氏,其先范阳人。父行[王*舀],武德中左官于南海之新州,遂占籍焉。三岁丧父,其母守志。鞠养及长,家尤贫篓,师樵采以给。一日负薪至市中,闻客读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感悟,而问客曰:「此何法也?得于何人?」客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