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次斗法,一次是宣鉴禅师以动静之法表达凡俗如一的境界,向灵佑禅师挑战;另一次则是以动引动,喝断灵佑禅师的意念活动,占了上风。虽然最终宣鉴禅师离开了大沩山,但灵佑禅师预言他日后会在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离开沩山后,宣鉴禅师又回到了龙潭,在那里居住了三十年之久。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
虽然一路上宣鉴禅师也参访过几位禅宗人士,不过宣鉴禅师认为他们不能代表禅宗之水平,所以宣鉴禅师继续往南方前行。后来宣鉴禅师在路上偶然听闻龙潭崇信禅师乃是石头宗门下的得意传人,禅法高深玄妙,足可代表禅宗之水平。于是宣鉴禅师便挑着《青龙疏钞》,一路往湖南常德市澧县龙潭寺赶去。宣鉴禅师挑着担子一路奔波...
宣鉴来到了龙潭,到法堂上说:“早就向往龙潭,等真正到了,潭又不见,龙又不现。”龙潭禅师说:“你亲自到龙潭去。”宣鉴无话再说,只好暂且住下。一天晚上,德山于堂内苦思禅的秘密,龙潭禅师说:“夜已经很深了,为什么不下去?”宣鉴说:“外面黑。”龙潭禅师点燃了纸烛递给他,宣鉴伸手去接,龙潭又突...
朝州德山(今湖南常德)宣鉴禅师,是剑南(今四川成都)人,俗姓周。童年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先是精究律藏,同时对性相诸经亦能融会贯通。因常讲《金刚般若》,故而时人称之为“周金刚”。其后听说禅宗玄理深奥,便四处访寻禅师以试高低,他对同学说:“一毛吞大海,海性并不因此而亏阙:纤芥投利剑,...
宣鉴禅师“闻南方禅席颇盛”,心里很不服气,决定去湖南、江西,找那里的禅宗大德一决高低,于是挑着自己多年所注的《青龙疏钞》,离开四川。《青龙疏》是唐代御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之宣演,一共六卷,是青龙寺和尚道氤奉唐玄宗之诏,所作的《金刚经》的疏注。《青龙疏钞》则是宣鉴禅师自己对《青龙疏》的...
于是宣鉴禅师整理好自己的僧服,来到方丈室拜见灵祐禅师。毕竟灵祐禅师不但是当时禅宗江湖的第一高手,按照辈分还是自己的师叔呢。宣鉴禅师刚一跨进方丈室大门,便提起坐具冲着灵祐禅师喊道:“和尚。”看到宣鉴禅师冲到方丈室过招来了,灵祐禅师刚想把身边的拂子拿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宣鉴禅师冲着灵祐禅师猛地...
这一天,在江湖中以临济喝与宣鉴禅师齐名的义玄禅师也来到了德山参访宣鉴禅师。因为宣鉴禅师是主人,而且岁数比义玄禅师大五岁,算得上是义玄禅师的师兄了,所以义玄禅师就来到方丈室侍候宣鉴禅师。宣鉴禅师坐在禅床上看到义玄禅师站在一旁,漫不经心的道:“今天困得很啊。”义玄禅师乃是高手中的高手,岂有不...
德山宣鉴禅师的机锋相当辛辣,禅宗史上著名的“棒喝”的使用,就与他有很大的关系。据说“棒”就始于德山宣鉴,故有“德山棒”的说法。宣鉴每来到禅堂,必定要携带一根棍子,并对众人说:“我宗无语句,实在没有一法可以示人的。宣鉴平常只有一条白棒,佛来也打,祖来也打。”而碰到僧来参问,也真的是“...
德山宣鉴去世后,唐懿宗赐谥“见性禅师”。德山宣鉴圆寂前,对众徒弟说:“七百年后,寺庙里的钟自己响起来,鼓也自己响起来,塔长高三寸,我会再来。”几百年过去了,南宋绍熙壬子(1192)年,时任荆湖南路提点刑狱的周必大(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官至宰相)到了鼎州(鼎州,常德,当时鼎州属该辖区),重阳...
德山宣鉴除了“德山棒”以外,他的“呵佛骂祖”也使他名声大振。禅宗典籍上,有关他喝斥诸佛、辱骂祖师的记录很多。他回答:“佛就是西天的老和尚。”接着他又宣称:“我这里佛也没有,祖也没有,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即佛)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是系驴橛,十二分教(佛经)是鬼神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