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5日到8日,唐招提寺都会举行纪念鉴真的法事。只有在这短短的三天里,这尊国宝级的坐像才会与世人相见。1980年,这尊珍贵的坐像曾回到故土,在北京和扬州展出。三十年后的2010年,奈良东大寺的另一尊鉴真坐像也回到扬州"省亲"。这些文化交流活动,让两国人民再次缅怀这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高僧。
在这个清晨,日本僧人普照走出船舱,大和尚鉴真站在船头。鉴真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三个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官人在岸上和他们告别,他相信这是护国神官在为他们的渡海送行,这次渡海一定能成功。不久后,南风突然吹起,船家决定启航,他们进入了东海,也进入了地狱之门。为什么东海被称为地狱之门呢?因为在公元631...
鉴真东渡用今天的话说,是猎头把大公司人才挖到了小公司,并促进了小公司发展。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鉴真无疑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
刚刚赶到的鉴真,不慌不忙走到采访使面前说:『道航是宰相李林甫哥哥的家僧,他要从海路送功德去天台山国清寺,和尚送粮食给和尚吃,何罪之有?』采访使说:『大和尚口说无凭。』鉴真立即拿出了宰相李林甫的手书。原来他们为了行动方便,事先就通过李林甫的哥哥找李林甫给淮南采访使写了一封信。采访使一看,果...
鉴真,这个在课本中只是一带而过的名字,却隐藏着一个丰富而深邃的故事。他不仅仅是一个远行的和尚,更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使者,一个智慧与毅力的象征。他的一生,是对信仰和理想的不懈追求,是对困难与挑战的勇敢面对。但鉴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故事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和悬念?他如何影响了日本,甚至...
说起鉴真大和尚,大家都知道他是唐代高僧。他东渡日本传道弘法,是日本律宗始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鉴真作为扬州人,却在千里之外的桂林住了一年。原因竟是遭遇海难。公元742年,55岁的鉴真接受日本僧人邀请,计划东渡日本传道弘法。但是,前5次因为暴风、海贼等原因未能抵达日本。直至第6次,66岁的鉴真才终于成功。...
鉴真大和尚1岁 688年 唐则天后垂拱四年诞生于扬州江阳县,俗姓淳于。父为居士。3岁 690年 唐则天后载初元年 武周天授元年武则天令两京及各州建大云寺,各藏《大云经》6岁 694年 武周延载元年随父去大云寺进香拜佛,鉴真见佛像大为感动,渐有出家心愿。14岁 701年 武周长安元年随父前往扬州大明寺出家,从智满禅...
以下是对鉴真和尚的详细介绍: 一、生平事迹 鉴真俗姓淳于,出生于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自幼受家庭熏陶,于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便入扬州大云寺(后改为龙兴寺)为僧,师从智满禅师。唐长安元年(公元701年),鉴真向其父请求出家,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于大云寺从光州道岸律师受...
公元713年鉴真不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和尚,年仅26岁的他在大明寺被尊称为大师,声望也在逐步提升。真正令他名声大噪的是之后东渡传播佛学的经历,鉴真总共六次去往日本,前五次都没有成功到达,日本的真人开元为此做出《唐大和上东征传》一书来记载整个经过。全书将鉴真东渡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都加之描述,真假...
763年,中国唐朝僧人鉴真和尚圆寂于日本奈良。 鉴真(687~763)日文又称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亦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 鉴真,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传律,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