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和尚,唐代高僧,日本律宗初祖,亦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一、生平事迹 鉴真自幼出家,曾游历洛阳、长安等地,究学佛教三藏。 后归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法,成为江南一带的受戒大师。 天宝元年(742年),应日本留学僧荣叡和普照之邀,决定赴日弘布戒律。
每年的6月5日到8日,唐招提寺都会举行纪念鉴真的法事。只有在这短短的三天里,这尊国宝级的坐像才会与世人相见。1980年,这尊珍贵的坐像曾回到故土,在北京和扬州展出。三十年后的2010年,奈良东大寺的另一尊鉴真坐像也回到扬州"省亲"。这些文化交流活动,让两国人民再次缅怀这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高僧。
在这个清晨,日本僧人普照走出船舱,大和尚鉴真站在船头。鉴真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三个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官人在岸上和他们告别,他相信这是护国神官在为他们的渡海送行,这次渡海一定能成功。不久后,南风突然吹起,船家决定启航,他们进入了东海,也进入了地狱之门。为什么东海被称为地狱之门呢?因为在公元631...
唐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深秋的一天,日本来中国的留学僧荣睿和普照,受日本天皇的委托,从长安专程来到扬州谒见鉴真。他们说:『佛法传到日本已有一百八十多年了,但因没有传戒师,至今还不能正规地授戒特请大和尚推荐律师,渡日弘法,整顿戒律,光大圣教。』八鉴真很高兴:『是啊,中国和日本是有缘之。传说...
课本里简单提到的鉴真和尚,其实有着非常精彩的人生故事。他不只是个云游四方的僧人,更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代表着坚持和智慧。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是信仰的力量,展现了面对重重困难依然勇往直前的精神。鉴真大师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他传奇经历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谜团?这位高僧对日本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
我们都知道唐朝时鉴真和尚历经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的故事,历史定性一般为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实,鉴真当年东渡是不被唐朝政府许可的,属于私自出境的“偷渡”行为,而且去日本的“旅途”也远不如现在这么便捷舒适,鉴真差点就死在了去日本的海路上。即使这样,却依然动摇不了鉴真执意去日本的决心...
他们听说鉴真的盛名和学问,决定前往扬州礼请鉴真赴日传法。前四次东渡因种种缘由宣告失败。唐玄宗天宝七年(即公元748年),鉴真和尚年届61岁,已是花甲之年。这一年的春天,荣叡和普照再次来到扬州崇福寺拜见鉴真,诉说东渡日本的心愿。跟此前任何一次一样,高僧鉴真又欣然答应了。 这一年的6月27日,鉴真一行18...
鉴真,这个在课本中只是一带而过的名字,却隐藏着一个丰富而深邃的故事。他不仅仅是一个远行的和尚,更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使者,一个智慧与毅力的象征。他的一生,是对信仰和理想的不懈追求,是对困难与挑战的勇敢面对。但鉴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故事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和悬念?他如何影响了日本,甚至...
说起鉴真大和尚,大家都知道他是唐代高僧。他东渡日本传道弘法,是日本律宗始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鉴真作为扬州人,却在千里之外的桂林住了一年。原因竟是遭遇海难。公元742年,55岁的鉴真接受日本僧人邀请,计划东渡日本传道弘法。但是,前5次因为暴风、海贼等原因未能抵达日本。直至第6次,66岁的鉴真才终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