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日本原文: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唐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实僧目盲,唯至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译文:唐朝有个有名望的和...
【题目】鉴真东渡日本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注释】①高僧:有...
唐高①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②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③。唐天宝元年④,应日僧普照辈延⑤,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⑥浪高,或⑦船覆,或粮匮⑧,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⑨。天宝十二年,竟⑩至日,翌年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
1、佛学方面: 鉴真东渡的主要目的是弘扬佛法,传律授戒。鉴真僧众在日十余年的活动达到了这个目的。由于天皇的重视,鉴真被授于“大僧都”的职务,成为“传戒律之始祖”。鉴真使得日本佛教走上正轨,便利了政府对佛教的控制,杜绝了由于疏于管理而造成的种种弊端,促使佛教被确定成为日本的国家宗教。 2、医学方面: 鉴...
鉴真东渡日本 原文: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唐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实僧目盲,唯至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 译文:唐朝有个有名望...
鉴真东渡时携带的舍利子则被供奉在其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中。鉴真对舍利的信仰背后有着对转世的渴求,其在日本推行舍利子信仰的行为亦受这种渴求的推动。 实际上,不止是鉴真,历史上很多有修为的高僧都崇尚亲身实践来弘扬佛法、提高自身修为。鉴真决心东渡之后就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决定,支撑他的更多的是坚定信仰和不屈...
唐朝有个有名望的和尚叫鉴真,出家前姓淳于,是扬州江阳人,十四岁出家做了和尚。渐渐长大,周游长安与洛阳,拜访名师,专门研究佛教清规戒律。在天宝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请,东渡日本。但是东海风急浪高,有时翻船、有时缺少粮食、有时失去方向。经历了十二年,五次渡海都没有成功。那时鉴真已经失明,只有志向始终没...
鉴真,唐朝僧人,原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出家。由于他刻苦好学,中年以后便成为非常有学问的高僧。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到达扬州,恳请鉴真东渡到日本传授佛学,于是鉴真决定东渡日本。以今天的航海条件来看,一般的轮船只要航行一天多时间就可从我国上海到达日本长崎。但在唐朝,跨海交往却实非...
鉴真:(688-763),唐代高僧,日本律宗初祖,亦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 鉴真原姓淳于,14岁时在大明寺出家。后随师父游历了长安与洛阳等地,向名师高僧学习佛法。25岁时,他回到大明寺出任主持,是当时颇有声望的律宗高僧。 唐天宝元年(742年),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六次东渡,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到达日本。鉴...
鉴真,唐代高僧,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14岁出家,潜心研习佛经,尤精通律宗,有很高造诣。天宝元年(742年),应日本圣武天皇和日僧荣睿等邀请,东渡日本,历尽艰险,“频经炎热”,双目失明。经过6次努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45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时年七旬。鉴真于日本传播律宗,并在奈良东大寺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