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我国在量子通信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年是“墨子号”发射八周年,随着“墨子号”、“济南一号”等量子卫星的相继发射,太空中的“量子星座”逐渐酝酿成型,构建覆盖全球、全天时服务的量子通信网络将不再是梦想。世界首颗量子卫星为什么要以“墨子”命名?“墨...
2025年2月27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全球首颗商用量子通信卫星“墨子-2号”,标志着量子通信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用,正式开启超安全通信网络的新纪元。这颗重量达600公斤的卫星搭载了量子密钥分发、纠缠源发射等尖端载荷,将与中国已建成的4600公里量子通信地面网络协同,构建覆盖欧亚的“天地一体化”量...
中国量子卫星再次取得突破,中科大、中科院的团队将卫星重量缩减了一个数量级,仅为23公斤,并通过便携式地面站实现了实时的空对地安全通信,这意味着向全球量子网络迈出了重要一步。这项研究已发表在8月20日预印服务器ArXiv上。传统通信主要依赖复杂的数学算法来加密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这些加密方法逐渐面临...
2016年8月,中国墨子号量子卫星从西北发射场腾空而起。这颗卫星不同于以往任何通信卫星,它开启了人类通信史上的新篇章。很多人都听说过量子通信,但具体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重要?要理解量子通信,我们得先了解它的两个基本特性: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在微观世界里,粒子存在一种奇特的状态叫叠加态,就是说在没人...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投入巨大,从“墨子号”量子卫星到量子星座计划,一路高歌猛进。2016年,“墨子号”成功发射,实现了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随后,中国科学家开展了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为量子通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量子星座的建设,并计划进行地月...
2025年2月13日,中国在酒泉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实用卫星。听名字就知道,这是"墨子号"的师弟,不过这位师弟可不是来做实验的,而是要真刀真枪地干活了。 说到量子通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这是什么黑科技?"其实可以这么理解:想象你在打电话,传统通信就像是用普通的锁来保护你的对话,只要有足够强大的计算机,...
随着量子卫星上天,有关量子的事科普一下:当代科技最前沿发现了什么?竟然颠覆人类世界观!下文概括:我们的世界,因为几个最新的科学,全乱了。搅乱了世界的3项科学成果 (一)暗物质 1、怎么发现有暗物质?我们原来认识的宇宙的形态,是星球与星球之间通过万有引力相互吸引,你绕我转,我绕他转,星球们忙乱而...
量子密钥分发是墨子卫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颠覆了传统密钥分发方式中通过公开信道传输、易于遭受攻击和窃听的弊端。在量子密钥分发过程中,墨子卫星借助粒子发生器将一个光子置入特定的量子态,这个携带信息的光子随后通过卫星向接收方传递。接收方通过对光子进行测量,获取到相应的量子态信息,从而生成密钥。值得注意的是,...
中科院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进展顺利。中国将在第一颗卫星工程顺利发射后,进一步开展研究,到2030年建成全球化的量子通信卫星网络 简介 中科院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目前进展顺利。中国将在第一颗卫星工程顺利发射后,进一步开展研究,到2030年建成全球化的量子通信卫星网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介绍,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