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里海怪物”所配备的反导弹系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敌军的追踪雷达也很难发现。当年,德国联邦的情报局虽然已经知道了“里海怪物”的存在,但是一直未能追踪到它的行迹。可见,“里海怪物”作为苏联的秘密武器,一直是为北约各国所忌惮的存在。 同时,“里海怪物”庞大的身躯里配备了8台发动机,可以一次性装载六...
上世纪80年代,苏联里海,一个巨大的身影悄然出现在里海的水面上,但巧合的是,这一画面被美国卫星发现。在卫星图像中,它既不是船,也不是飞机,而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水上地效飞行器,美国分析师们惊讶地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里海怪物"。这个神秘的造物,成为了苏联"黑科技"的代表之作,伴随着苏联解体,...
🌊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侦察卫星在里海捕捉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庞然大物,它既像飞机又像船,以其惊人的机动性震惊了北约国家,于是“里海怪物”之名应运而生。🛰️ 里海怪物是人类地效飞行的重要尝试。苏联科学家发现,飞机在靠近地面飞行时,空气压缩会产生额外的升力。这一发现启发了苏联人建造一个海上飞行武库的...
这架飞船混合体被称为“里海怪物”地效飞行器 ,速度像飞机一样快,而且低飞高度可以避开雷达,无需跟水面接触,声纳探测器也探测不到,同时还能够避开水雷。凭着这些独特之处,地效飞行器可以进入常规船只无法进入的浅海岸线和海滩,而且成本非常合理。这种飞机-船只的混合体,立即获得苏联军方高度关注,当中包括苏联...
“里海怪物” 原名 KM 地效飞行器,是苏联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利用翼地效应设计的飞行器。它是北约给这款独特飞行器起的绰号,因为它被西方国家发现于里海且外形庞大。同时,“里海怪物” 的英文 Kaspian Monster,缩写也是 KM。研发背景 上世纪 20 年代,飞行员在驾驶飞机靠近地面即将着陆时,发现飞机升力得到提高...
”“Lun”这一里海怪物,由罗斯季斯拉夫·阿列克谢耶夫于1975年精心设计并制造,自1987年起便在苏联和俄罗斯海军中服役,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在水中仅深度约4米时,这款里海怪物便开始利用其宽大的翅膀,在地面上产生的升力,轻盈地飞行。尽管它可能在外形上与常规飞机颇为相似,甚至拥有某些特殊属性,但它却并非传统...
后来初代“里海怪物”因为事故坠毁,并且结构彻底损坏到了无法修复的地步。我们今天看到的“里海怪物”正式编号为MD-160,是苏联“伦”级飞行计划的产物。也正是在MD-160身上,苏联第一次成功将其武装化。其全长为74米,翼展44米,拥有八台库兹涅佐夫NK-87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可以在距离海面10米左右的位置以每小时...
其次是里海怪物的作战能力。搭载反舰导弹之后,里海怪物毫无疑问具备反舰、港口攻击等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有多强,尚且存疑。苏联发展反舰导弹的首要任务之一,那就是对潜在对手的航母舰队发起致命的饱和攻击,当时苏军的反航母作战的秘诀之一就是突防能力不够数量来凑,利用多枚甚至数十枚反舰导弹发起攻击,总会有为数不少...
里海怪物的直系祖先,仿佛科幻片走出来的SM-1 在上世纪20年代,人们发现当飞机在贴近水面飞行时机翼升力和其他空气动力学特性急速上升,仿佛飞机下方有一个无形的气团在托着飞机,这就是翼地效应,不过原理虽然发现了,但是至今没有大规模使用,而运用此原理最著名的设计当属苏联的“里海怪物”,它是一种可以负载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