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量论·成量品 法称论师造 索达吉堪布译 量即无欺识。起功用不欺, 名起亦如是,显示所欲故。 说者能为境,何义心中明, 彼名乃量性。非具境性因, 取已所取故,世俗不承许。 识是正量性,缘所取舍事, 彼者为主故。以有境相异, 识证有别故,彼有此有故。 由自知自体,依名言为量, 论能遣愚痴。明...
释量论·成量品释 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译 关于比量的道理,前文中已经宣说完毕,按照《集量论》中顶礼句“敬礼定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的意义,在此第二品中,说明凭借正理建立解脱道之方式分为三:一、宣说佛为量士夫;二、广说彼为量能立;三、如是宣说之必要。 甲一(宣说佛为量士夫)分二1:宣说量...
释量论成量品25.HD汉语中文字幕, 视频播放量 5、弹幕量 0、点赞数 1、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1、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俱会极乐刹, 作者简介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相关视频:如何化解冤亲债主 | 仁山法师,文殊菩萨告诫:邪淫果报无人能逃,唯有此法可化解业障因缘!,绕塔
释量论,全称为《集量论》,是印度佛教因明学的重要论著,由世亲菩萨(又称天亲菩萨)所著。这部论著在藏传佛教中被广泛学习与研究,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述与目的 定义:《集量论》是对事物进行正确认知与衡量的理论著作。 目的: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方法,揭示事物的真实性质,排除谬误,达到对真理的正...
法称的著作《释量论》,又名《量评释论》,是其在评释陈那的《集量论》时展现个人新见的独特之作。这部作品不仅是对《集量论》的详细解读,更是法称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全书分为四品,共计1454颂,包括自比量品(342颂)、量成就品(285颂)、现量品(541颂)以及他比量品(286颂),全面展示...
《释量论》,是西元七世纪印度因明学家法称论师的一部量理论著。据藏语系所传法称论师的量理著作共有七部,他继承了因明学大师陈那菩萨的学说,并有所发展。法称论师的七部量理论著,一般成为因明七论,即(一)释量论,(二)定量论,(三)正理滴论,(四)因滴论,(五)观相属论,(六)成他相续论,(七)诤正理论...
《释量论》讲记《释量论》讲记 释量论是汉学家尹芥所著,是中国第一部从古代礼仪制度出发讨论仪礼问题的学术著作。 尹芥将释量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从古代礼仪视角出发,讨论如何恪守礼貌,如何处理社交场合下,不同礼仪场景下人们当中出现的礼仪难题;另外一部分是从礼貌的态度出发,讨论礼貌的立场和态度,以及如何承担...
释量论 摘自:佛学大词典 梵名Prama^n!a -va^rttika ,西藏名Tshad-marnam-h!grel 。印度因明大论师法称著。又称广释量论本颂。与法称其他六部因明著作并称‘因明七论’。本书系针对新因明之创倡者陈那‘集量论’而作之注释书,全书将集量论所说之六品赅摄为四品,即:(一)为自比量品,又称自义比...
释量论 释量论颂 敬礼圣鬘殊室利童子。 敬礼于具足,除灭分别网,甚深广大身,遍放普贤光。 众生多著庸俗论,由其无有般若力,非但不求诸善说,反由嫉妒起嗔恚。 故我无意谓此论,真能利益于他人,然心长乐习善说,故于此论生欢喜。 宗法、彼分遍,是因彼唯三。无不生定故。似因谓所余。 因法所有性,若无则...
释量论略解 卷第七法称论师造 僧成大师释 民国 法尊译编 庚三、第三说量果建立 分三:辛一、抉择果自性,二、抉择量自性,三、抉择所量自性。今初:纵然有外义,如领受定体,非是由自性,有多体过故。若许,则二者应不感有异。不见障故非。非由义了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