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和长安比起来,洛阳在当时是比较富庶的。与长安相比,洛阳的运输条件是比较优越的,这方便天下的物产运送到洛阳。陆运方面,洛阳地势平坦,无论借助人力还是牲畜,成本自然要比长安要小得多。而在漕运方面,中原连同南方的水运路线整个形成一张漕运网,而洛阳正好处于这张运输网中,这使得中原和南方的物产,都能...
十三朝古都洛阳,都有哪十三朝?我国拥有八大古都,它们分别是: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这些古都大多依托于山川河流,形成天然的屏障,为它们的防御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洛阳地理位置独特,位于秦岭与华北平原之间的过渡带。西有崤山,南有熊耳山、外方山,北有邙山,东有嵩山,而黄河以北...
一方面,洛阳本来就是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中心,是仅次于长安的繁华城市;另一方面,董卓离开洛阳的时候,曾经把洛阳付之一炬,如今重建洛阳,就是要告诉天下人,曹魏政权和董卓是不一样的。这是天下的法理和正统。同时,迁都洛阳似乎也更利于曹操应对孙权和刘备。当时,孙权和刘备都有过偷袭曹操大本营的念头,可是洛阳...
洛阳是古都,听名可辨,但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却并不为人熟知,而这十三朝究竟是哪十三朝,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十三朝! 一、公元前1735年-公元前1540年 夏都斟鄩 1959年,考古学家发现二里头一带是一座大型都城遗址,经测定,其年代是夏代。夏代太康、仲康、包括臭名昭著的夏桀...
这个东都,往往只能选择洛阳。在上古时代,广大的华北平原基本都是“黄泛区”,这黄河附近建立的诸侯国比较有,只有邢、卫等小国。加上华北平原面积大,一望无际,没有险要可守,因此在关东选择一个有险要的地方,那就只能选择洛阳。洛阳,处于伊洛河一带,北有中条山、黄河作为天险,西有函谷关、嵩山作为屏障,南...
隋唐洛阳城,是隋唐时期的帝都,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五代、北宋相继沿用长达530余年。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迁都于此,称“东京”,609年改称东都。唐初被撤都,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复为东都,与长安并列为首都。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改称神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东京。隋...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许多政权都在此建立过首都,确切可考的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的后梁和后唐,故而,人们称洛阳为九朝古都。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又形成了一种新说法,即认为洛阳是十一朝故都,也就是除上面的九个王朝之外,再加上夏和...
唐朝成立之初,都城还选在了长安,可到了武则天时期,却已经前往了洛阳。武则天定都洛阳背后却有着深刻的原因。它由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形式的共同作用下,其迁移有着必然与合理性,而并非是如同野史上那般记载。01最初的唐朝都城 唐朝最初都定为长安。在唐高宗显庆二年,洛阳为东郡。此后,高宗就经常往返于两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