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郭药师又命人把早已准备好的黄金白银暗地里送给童贯,一套组合拳之下,童贯成功地被他收买了,剩下的,就是走走流程了。 由于徽宗交代过,此行的重点是检阅部队,看看郭药师究竟是徒有虚名还是货真价实,自然,童贯早就把这些“备考大纲”悉数透露给了郭药师,所以郭药师早已是做足了功课。 在校场上,郭药师一手打...
郭药师给宋徽宗上表,表达了一番所谓的民族气节,强调自己是汉人,本来自己是辽国的臣民,对契丹王朝忠心耿耿,却被猜忌打击,如今决定弃暗投明,归顺宋朝。宋徽宗自然高兴,这如同天上掉馅饼,收复燕云十六州有望了,十分欢迎郭药师“回家”,于是,郭药师以涿州、易州等地归宋。宋徽宗龙颜大喜,亲自在京城接待他...
在辽、金、宋三大帝国以命相博的大时代之中,郭药师起初本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小人物。1116年,也就是辽金战争的第三年,郭药师才第一次出现在史书当中,辽帝国在东北招募当地饥民组成了一支叫“怨军”的杂牌军,而郭药师充其量就是一名杂牌军军官。随着辽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这支战斗力非常一般的杂牌军地位飞涨...
郭药师降宋,对于辽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萧太后不得不向宋、金同时奉表称臣,来获得喘息的机会。然而对于北宋来说,郭药师愿意携常胜军投降却是一个天大的喜事。北宋虽然已经和金约好共同伐辽,但北宋军队却多次败于辽国残军之手,让北宋受辱的同时,也对灭辽之后的“分赃”很不利。可如今有了郭药师和他的常胜军...
郭药师者,辽之余孽,宋之厉阶,金之功臣也。以一臣之身而为三国之祸福,如是其不侔也。魏公叔痤劝其君杀卫鞅,岂无所见欤! 纵观郭药师的一生,经历了辽人、宋人、金人三重角色的演变,与其说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不如说是他缺乏信仰所酿成的悲哀。对于此等反复无常之人,无论其功绩如何闪烁,历史必然对他不会...
郭药师被派往涿州守城,与北宋军队对峙。不久之后,耶律淳病故,北辽皇太后害怕戍边将领存有谋逆之心,打算夺取军权。郭药师听到传闻后立刻和手下将士商量对策,决定投降北宋。就这样,他从北辽的武将,成了北宋的武将。厉阶,是祸患、祸端的意思。郭药师降宋带来几千人马,宋徽宗下旨嘉奖。皇帝恩宠,朝廷供给的军需...
短短两载,郭药师先弃辽投宋,参与联金灭辽的战争;后叛宋降金,成为金灭北宋的带路先锋;如此反复无常、背信弃义,被史家称为“辽之余孽,宋之厉阶,金之功臣”的郭药师真的是天生叛将吗? 从怨军到常胜军 辽天庆六年(1116年,宋政和六年,金收国二年)六月,在对金作战连连失利的情况下,为了补充兵员不足,天祚帝...
郭药师,12世纪前期中国北方将领,渤海铁州(今辽阳南之海城汤池堡附近)人,曾先后效力于辽、宋、金三王朝。辽末为“怨军”渠帅。耶律淳改“怨军”为“常胜军”,升郭药师诸卫上将军。耶律淳死,郭药师以涿、易二州归宋,并引宋兵六千攻燕京,与萧妃(萧普贤女)巷战,被辽兵击败。完颜宗望于天会三年(11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