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药师给宋徽宗上表,表达了一番所谓的民族气节,强调自己是汉人,本来自己是辽国的臣民,对契丹王朝忠心耿耿,却被猜忌打击,如今决定弃暗投明,归顺宋朝。宋徽宗自然高兴,这如同天上掉馅饼,收复燕云十六州有望了,十分欢迎郭药师“回家”,于是,郭药师以涿州、易州等地归宋。宋徽宗龙颜大喜,亲自在京城接待他...
北宋的灭亡,两个“姓郭的”要负很大的责任:一个叫郭药师,一个叫郭京。 1、郭药师 郭药师 郭药师是渤海人。渤海人这个概念可就大了,他和契丹、女真、汉、高句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说不清他到底属于什么人。 随着时光的消逝,现在只剩下以“渤海国”命名的渤海等少数遗迹。 郭药师本是大辽辽东的一名武夫...
金军统帅完颜宗望以郭药师为先锋攻打幽州,郭药师再次轻车熟路般进入幽州城。因此,金太宗完颜吴企买遂以郭药师为燕京留守,并赐姓完颜氏。因郭药师熟悉北宋军队的战法和虚实,完颜宗望遂以其为先锋,率军南下攻宋(“从宗望伐宋,凡宋事虚实,药师尽知之”),不久后,郭药师便率军一路打到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
没有人知道,如果北宋不杀张觉,郭药师会不会降金,但是历史没有假设,北宋确实舍弃了来投奔的张觉,寒了降宋将士的心,郭药师也确实辜负了北宋的信任,再次倒戈,投降金人。而且,由于北宋对常胜军的扶持,当郭药师投降金人时,他已经有精锐士卒五万,乡兵三十万。金人对于郭药师很看重,“太宗以药师为燕京留守,给以...
怨军中最出名的一个首领叫郭药师,这是个狠人!历史上一般叫药师的,基本都是狠人,比如大将军李药师(唐代名将李靖),东邪黄药师(桃花岛主)等等 当时,宋金联合灭辽,因为怨军长期与金军作战,所以当时身为涿州守将的郭药师选择投降宋朝,在北宋灭辽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比如,第二次宣和伐辽,就是郭药师带着...
郭药师降宋之时,上了一道极富感情的降表。他首先表达了自己对宋的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同时说自己本来对辽忠心耿耿,但萧后却报之以怨,降宋实在迫不得已。由于郭药师对辽情况的熟识及他拥有常胜军这样一支重要武装,故宋任命他为恩州观察使并依旧知涿州诸军事。同降的常胜军首领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赵鹤寿等也...
当时郭药师觉得,自己和部下基本都是汉人,虽然金国势大,要投降也该降宋。于是郭药师在公元1122年9月,带着本部铁骑五百精兵八千,以及易州的五千人马一起投降的宋朝。投降宋朝之后的郭药师对大宋朝堂不熟悉,一心只从战争的角度考虑问题。当他发现萧干带着大约一万人马,跟宋将刘延庆在卢沟河畔对峙事,立刻判定辽国在...
短短两载,郭药师先弃辽投宋,参与联金灭辽的战争;后叛宋降金,成为金灭北宋的带路先锋;如此反复无常、背信弃义,被史家称为“辽之余孽,宋之厉阶,金之功臣”的郭药师真的是天生叛将吗? 从怨军到常胜军 辽天庆六年(1116年,宋政和六年,金收国二年)六月,在对金作战连连失利的情况下,为了补充兵员不足,天祚帝...
郭药师被派往涿州守城,与北宋军队对峙。不久之后,耶律淳病故,北辽皇太后害怕戍边将领存有谋逆之心,打算夺取军权。郭药师听到传闻后立刻和手下将士商量对策,决定投降北宋。就这样,他从北辽的武将,成了北宋的武将。厉阶,是祸患、祸端的意思。郭药师降宋带来几千人马,宋徽宗下旨嘉奖。皇帝恩宠,朝廷供给的军需...
郭药师为保全自己,同时赢得更大的政治筹码,索性直接杀掉作乱的罗青汉等人,积极接受萧干招安,郭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