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棻,(1938年—2005年7月9日),台北市人。父亲郭雪湖为日治时代知名画家,母亲林阿琴亦为画家。1958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王怀和他的女人〉于台湾大学的《大学时代》。1961年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63和1965年在台大外文系代授《英诗选读》。1965年参加电影《原》的演出。1966年赴美进加大柏克莱大学修读比较...
郭松棻的现象,就像是陈映真的现象一样,它代表了台湾以思想为导向的文学政治的两种极端。陈映真从文学开始,最后走向了为政治的活动,他最后甚至觉得如果不回到中国的土地上,他无以完成一生的志业。而郭松棻经历早年政治狂飙,最后选择自我流放在海外,闭关在他那个狭小的联合国办公室里、家中的书斋里,一个字一个...
文| 郭松棻 图| Diana Smykova 把梦的眼集中在黑夜和海连接的那一片辽阔而成为无声的恐惧,这种感觉从幼时开始,经过少年和青年时代,一直保留到中年的现在,常常苦于无法摆脱。 一提起慈爱之类的事就感到厌恶的自己,最惶惶不安的莫过于,现在连自己也筑起一个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家庭。 母亲说,我实在太沉默内向。
李渝证实,郭松棻昨天已离开人世。郭松棻生于1938年,父亲郭雪湖是台湾前辈画家。郭松棻于1958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王怀和他的女人》。台大外文系毕业后,赴美进入加州柏克莱大学修读比较文学,之后投入保钓运动。1983年再度开始创作,小说收录在《郭松棻集》(前卫)、《双月记》(草根)和《奔跑的母亲》(麦田)等小说...
郭松棻集的创作者· ··· 郭松棻作者 作者简介· ··· 郭松棻,1938年生於台北市,父親為畫家郭雪湖。 1958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王懷和他的女人〉於台大《大學時代》。1961年台大外文系畢業。1963和1965年在台大外文系代授《英詩選讀》。 1965年參加電影《原》的演出。1966年赴美進加大柏克萊大學修讀比...
郭松棻生於一九三八年八月廿七日台北市發生二二八現場附近的迪化街,父親是膠彩畫大師郭雪湖,母親林阿琴。他在一九六一年台大外文系畢業,服役一年後,返回母校教英詩選讀三年,於一九六六年出國,在北加州柏克萊大學就讀比較文學碩士。一九六九獲比較文學碩士,一九七一年基於年輕理想主義者的愛國情操,他全力投入保衛釣魚台...
郭松棻,作家,台北市人。曾在联合国任职。所著小说收录于《郭松棻集》、《双月记》、《奔跑的母亲》三本小说集。曾以作品《双月记》获得2001年巫永福奖。 图片· ···(全部 0 张·上传照片) 最近的5部作品 ··· 收藏人数最多的5部作品 ···...
郭松棻,一位生于1938年,于2005年7月9日离世的台北市人,他的艺术世家背景令人瞩目。他的父亲郭雪湖是日据时代知名的画家,母亲林阿琴同样也是一位艺术家。1958年,郭松棻在台湾大学的《大学时代》上发表了他首篇短篇小说《王怀和他的女人》,这标志着他文学之路的开始。1961年,他顺利从台湾大学外文...
 图|郭松棻(右下一)与母亲(右下二) 你一时的语塞不为别的,只因一时想到了眼前的廖这个人。 你再次怀疑,这些话说的莫非就是他自己? 因为是孤儿,母亲经常将小时候的他留在家里与我做伴。 廖的父亲突然死于光复后的第二年,他只身离开了嘉义来到台北,寄宿在这栋由他二叔经管的祖业。 他第一次由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