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双年展中,郑重宾的作品《星座系X-01 03 02》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这三件作品分别以墨和丙烯在宣纸上创作而成,尺寸分别为116.5✖️113cm和112.5✖️109cm,创作于2018年。🔬 实验过程郑重宾试图通过作品展现光与墨之间的微妙关系。他结合传统水墨与现代艺术观念,用透明、半...
郑重宾的作品表现的是流动的秩序,静止的线条可以表现动态,这种流动是潜在的、提示性的,其不言而喻为我们所理解。🌍 通过对哲学、物质、自然动能、人工智慧、量子物理等领域的探索,郑重宾融汇水墨美学,媒介(如光线)的物质性探索,操纵材料的各种可塑及不可塑性状,空间被激活——来展示个体与世界互动的活力。🎥 在...
郑重宾,1961年生于上海,早年随穆益林、陈家泠学画。1981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后留校任教,开始做探索性的水墨绘画,并在上海美术馆做过个展。1988年赴旧金山艺术学院留学,作品以
2018年3月24日,郑重宾在墨斋的第三次个展“行影支离”开幕。接续着2015年“层层天墙”的尝试,此次展览中郑重宾的探索重心依旧放在空间和光所形成了观感体验上,然而不同的是,经过三年的反复深入和试验,郑重宾的艺术语言更趋成熟,跨学科实践的介入,使水墨、光与空间的三者组合呈现出更为丰富且深刻的感官世界...
本书共收录郑重宾于2009年至2011年所创作的四十余件艺术精品,其中首次发布了艺术家以场域特定装置艺术方式创作的15幅作品。透过图像的展示,读者可以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将水墨抽象表达和空间颠倒糅合,酝酿出全新而独特的语境。书中同时收录多位中外知名学者、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对郑重宾艺术创作的评述,便于读者更加全面深...
郑重宾:墨与水的永恒流变 🌊 郑重宾的艺术观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水墨与西方抽象绘画的融合之中。他相信,墨与水能够揭示我们生活环境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以一种寻求交流而非控制的方式。他更倾向于利用材料中自然和涌现的特质来重新审视存在是如何从变化而非虚无中出现的。 郑重宾的作品让人直观地感知到物质的生...
郑重宾的「黄金之州」是其在美国举办的最大规模个展,也是他首次展示彩色颜料作品,极具历史性和纪实性。通过此展览,我们得以窥见他如何将洛杉矶的阳光、自然景观和他源自东亚的水墨艺术技艺有机结合,为观者提供一个全新的审美视野。创建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对于留学与当地学习环境的影响逐渐明显,特别是在艺术和设计学科...
新民晚报讯 (记者 郭剑烽)连接有形无形世界,解构几何空间语言。当代艺术家郑重宾的“正在成为什么样的空间”多媒体装置及水墨展今天起在大华银行艺术画廊开展。 图说:当代艺术家郑重宾的“正在成为什么样的空间”多媒体装置及水墨展开展。郭剑烽 摄 郑重宾常驻美国加州和中国上海,在其三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融通中国...
访问文字纪录 郑重宾访谈 2011 4 7 访问︰ 杜柏贞、翁子健 日期︰ 年月日 时间︰约1小时30分钟 地点︰三藩市 郑重宾工作室 早年在上海 问:您去浙江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当时是怎么考虑选择中国画呢? 郑:要谈80年代,必须谈到70年代后期那段时期,因为像我们60年代初出生的一批人,不像我的兄弟,要去上 山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