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村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靖难之役初期的,具有决定性的战役,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八万左右的燕军打得五十万左右的朝廷军丢盔卸甲,作为败方元帅的李景隆,就此被彻底地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李景隆是大明开国名将,功臣庙里排行第三的李文忠的长子,作为一个在金窝子里长大的将二代,他不仅...
郑村坝之战,是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对南军作战,因为李景隆的荒谬带兵而大胜,不仅获得大量生力军和粮草辎重,还成功将宁王朱权拉到自己的阵营,局面对于朱棣来说已经从防守转为进攻,主动权已经交到朱棣手上!对于朱允炆来说,从撤换耿炳文换上李景隆开始,这位儒雅的皇太孙就已经输掉了主动权,接下来尽管有盛庸平安等...
郑村坝之战中,雇佣来的兀良哈骑兵被朱棣放在最关键的位置当做先锋使用,这些蒙古兵收了钱一点也不含糊,他们怪叫着发起令人胆寒的冲锋,一连踏破南军数座营垒,这说明朱棣果然不虚此行,花大价钱请来的外援确实是管用的。(使使以赂请,而兀良哈以骑来从战,有功) 朱棣得到的大宁兵力包括大宁军区投降军队,还有宁王自...
郑村坝之战,是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对南军作战,因为李景隆的荒谬带兵而大胜,不仅获得大量生力军和粮草辎重,还成功将宁王朱权拉到自己的阵营,局面对于朱棣来说已经从防守转为进攻,主动权已经交到朱棣手上! 对于朱允炆来说,从撤换耿炳文换上李景隆开始,这位儒雅的皇太孙就已经输掉了主动权,接下来尽管有盛庸平安等能打仗...
事已至此,李景隆兵分两路,一路围住北平九门全力攻城,自己率中军驻扎在郑村坝,拦截朱棣回援的兵马。虽然北平城内只有一万多老弱,但远没有李景隆想象得那么好攻,甚至妇女们都被动员起来一起守城。连攻几日后,天公也不作美,十月份的天气,北平居然下雪了,而且整整下了三天三夜。气温骤降,城里守军趁着...
朵颜骑兵实力威猛,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陈晖的一万士兵,并乘胜追击,朵颜三卫直接冲进南军大营,郑村坝之战开始。双方交战,血流成河,南军溃败,但人数众多,拼命厮杀,陷入僵局。北军不宜打消耗战,此时,一个叫马三保的人提议南军的要害是中军,朱棣采用了马三保的意见,大见成效,李景隆败下阵来,连夜南逃。
郑村码头公园的牌楼上写着两个字——郑村,是指坝河七坝之一的郑村坝,在靖难之役中,这里曾经发生过一起改变了许多人命运的战役——郑村坝之战。 著名的大航海家郑和,居然曾是一名悍将,而他的传奇故事正是在朝阳区的这条河流开始的。郑和的原名是马三保,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在明军平定云南...
郑村坝之战详细经过 阵斩关云长 2009-08-02 · 明建文元年(1399年)十一月,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军队与燕王军队在京郊郑村坝(今北京东20里)进行的作战。 建文元年十一月,大将军李景隆攻北平(今北京)不克,退屯郑村坝。初四日,燕王朱棣自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返回孤山(今北京通县东40里),获悉建文帝军队列阵于...
朱棣立即率军赶到北平城下,围困北平的南兵这时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被大将军抛弃了,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这些将士还是坚持战斗了两天才败退,北平之围彻底解除。 这说明南兵战斗力可观,完全可以一战。郑村坝之战南兵不败而败,李景隆选择主动撤退让人莫名其妙。在古代难以解释这种事情,通常被理解为贪生怕死。到了现代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