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村坝之战发生在明建文元年的靖难之役中,双方交战的军队为建文帝军队与燕王军队。当时,朱棣以8万人马对抗建文帝50万大军,双方力量悬殊。此战中,燕王朱棣的军队共毙伤建文帝军队数万人。 基本信息 名称 郑村坝之战 发生时间 明建文元年(1399年)十一月 ...
郑村坝之战,是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对南军作战,因为李景隆的荒谬带兵而大胜,不仅获得大量生力军和粮草辎重,还成功将宁王朱权拉到自己的阵营,局面对于朱棣来说已经从防守转为进攻,主动权已经交到朱棣手上!对于朱允炆来说,从撤换耿炳文换上李景隆开始,这位儒雅的皇太孙就已经输掉了主动权,接下来尽管有盛庸平安等...
坝河在通惠河通航之前,一直担负着非常重要的漕运作用,作为七坝中的郑村坝,既是坝河上重要的坝闸,也是漕运沿线的重要码头。 郑村码头公园的牌楼上写着两个字——郑村,是指坝河七坝之一的郑村坝,在靖难之役中,这里曾经发生过一起改变了许多人命运的战役——郑村坝之战。 著名的大航海家郑和,居然曾是一名悍将,而...
郑村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靖难之役初期的,具有决定性的战役,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八万左右的燕军打得五十万左右的朝廷军丢盔卸甲,作为败方元帅的李景隆,就此被彻底地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李景隆是大明开国名将,功臣庙里排行第三的李文忠的长子,作为一个在金窝子里长大的将二代,他不仅...
靖难之役郑村坝之战 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十九日,燕军在会州(今河北省平泉县)整编,分立五军(中、前、左、右、后)。十月二十一日,燕军入松亭关(今河北宽城县西南)。十一月初五日,燕军渡白河(时已结冰,渡河处在今北京顺义区东),并打败李景隆的哨探陈晖部队万余人。当天,与李景隆大军在郑村...
郑村码头公园的牌楼上写着两个字——郑村,是指坝河七坝之一的郑村坝,在靖难之役中,这里曾经发生过一起改变了许多人命运的战役——郑村坝之战。 著名的大航海家郑和,居然曾是一名悍将,而他的传奇故事正是在朝阳区的这条河流开始的。郑和的原名是马三保,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在明军平定云南...
李景隆逃跑的消息传回南京,黄子澄大怒向建文帝进言要处斩这位自己举荐的人,建文帝不理,有趣的紧! 郑村坝之战,是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对南军作战,因为李景隆的荒谬带兵而大胜,不仅获得大量生力军和粮草辎重,还成功将宁王朱权拉到自己的阵营,局面对于朱棣来说已经从防守转为进攻,主动权已经交到朱棣手上! 对于朱允炆...
在建文三年(1401年)的寒冬,郑村坝之战如同一场狂风骤雨,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场战役是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取得的一次关键性胜利,标志着他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背景:朱棣在之前的战斗中虽然屡次与朝廷军队交锋,但胜负参半,局势并不明朗。建文帝朱允炆在郑村坝之战前,已经调集了五十万大...
郑村坝之战发生在明建文元年的靖难之役中,双方交战的军队为建文帝军队与燕王军队。当时,朱棣以8万人马对抗建文帝50万大军,双方力量悬殊。此战中,燕王朱棣的军队共毙伤建文帝军队数万人。 概述 明建文元年(1399年)十一月,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军队与燕王军队在京郊郑村坝(今北京东20里)进行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