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 [1]),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
郑和绘制的航海图,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珍贵航海技术文献,从多方面反映了郑和对海洋科学的贡献,是中国与世界科技史上的光辉成就,也是地理学上的重要里程碑。 郑和下西洋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千古绝唱,是与他个人的魅力分不开的。郑和所以成为二十八年七次出使西洋统帅的不二人选,...
郑和的简介资料 郑和 我名郑和,字弘道,号三宝,生于1371年,卒于1433年,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我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明成祖朱棣赐我“郑”姓,我始名郑和。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六年(1431年),我...
郑和,1371年出生,原名马三宝,元咸阳王的六世孙,可他的好日子到1381年戛然而止。这一年,朱元璋派蓝玉收复云南。作为云南王重要部下的后代,11岁的马三保当了明军的俘虏。明朝对待俘虏的政策就是阉割,郑和也未幸免于难。11岁的马三保背井离乡,随明军南征北战。16岁那年,因马三宝俊朗聪慧被燕王朱棣选中做内侍。
郑和,男,汉族,1983年8月出生,四川邻水人,200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12月参加工作,西南民族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现任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人物履历 2004.12—2008.03 宣汉县大成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其间: 2006.03—2006.06 借调宣汉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帮助工作,2006.06—...
郑和,原名马和,字三保,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于云南省昆阳州。马和的家族是随着忽必烈蒙古军队征战,从遥远的西域迁徙到云南定居的,从此在滇池附近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在元朝时代,他们是“色目人”中的一种。到了元朝中期,家族诞生了一个大人物,那就是赛典赤·赡思丁典赤”为蒙古语,是“贵族”的意思至元十年(...
公开资料显示,郑和,男,汉族,上海市人,1958年11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战术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军事学硕士学位,上将军衔。郑和 图源:国防大学微信公众号 郑和曾长期在原南京军区服役,担任过原第31集团军参谋长、原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等职务。2013年,他任原总参谋部军训部部长,2015...
郑和简介 郑和,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州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原名马和,小字三保,十一岁时被俘进宫,后当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朱棣登基,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便赐姓“郑”,改称郑和,并提拔为内宫太监。郑和于永乐三年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在漫长的28年间,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