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他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五、后世纪念 郑和逝世后,人们在南京等地为其修建了墓葬和庙宇进行纪念。
郑和绘制的航海图,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珍贵航海技术文献,从多方面反映了郑和对海洋科学的贡献,是中国与世界科技史上的光辉成就,也是地理学上的重要里程碑。 郑和下西洋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千古绝唱,是与他个人的魅力分不开的。郑和所以成为二十八年七次出使西洋统帅的不二人选,...
不久,船队在古里登岸,为纪念这次远航,郑和想在古里竖碑修亭以作纪念。郑和始也古里,不想竟终也古里。05.智擒陈祖义 明初,广东人陈祖义在旧港干起劫持过往船只,杀人越货的勾当。为此,大明曾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陈祖义。此次郑和下西洋前,朱棣让郑和伺机剿灭盘踞旧港的陈祖义海盗团伙。郑和船队前往西洋各国...
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海禁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文化上,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留下了介绍沿岸国家、地区情况的的地理著作以及海航图。名人言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郑和之业,其主动者,实绝世英明主明成祖其人也;乃郑和景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示威海外...
郑和下西洋简介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展开全部 1、公元1405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7次率领一支堪称15世纪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历经千难万险,纵横于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广阔水域。远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与地区,率先在人类历史上实现了辉煌壮丽的洲际...
首先是钱。朱棣举倾国之力支持,郑和的每艘宝船,造价近六千两白银,每次下西洋,要消耗明朝当时财税收入的近一半。其次是船。在当时,从远洋船建造和远洋运输全由阿拉伯人垄断,阿拉伯人的造船术和航海技术天下第一。郑和以利用外援的策略,代表朝廷提供物资支持,由阿拉伯人提供建造技术,很快使中国造船业遥遥领先,...
公开资料显示,郑和,男,汉族,上海市人,1958年11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战术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军事学硕士学位,上将军衔。郑和 图源:国防大学微信公众号 郑和曾长期在原南京军区服役,担任过原第31集团军参谋长、原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等职务。2013年,他任原总参谋部军训部部长,2015...
郑和,原名马和,字三保,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于云南省昆阳州。马和的家族是随着忽必烈蒙古军队征战,从遥远的西域迁徙到云南定居的,从此在滇池附近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在元朝时代,他们是“色目人”中的一种。到了元朝中期,家族诞生了一个大人物,那就是赛典赤·赡思丁典赤”为蒙古语,是“贵族”的意思至元十年(...
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在靖难之变中,马和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另一说为“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