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郁达夫,依然经常逛胡同,而且还是根据那三个条件来找姑娘,只是很少留宿,为的就是照顾下生意,叫她们过得好一点。因为这些姑娘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为生活所迫才沦落至此,郁达夫经常可以从她们身上看到自己以前的影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927年,他在上海又认识了身材高挑,年仅21岁的王映霞,初次...
那位班长如今已经年过七旬,据他的回忆,原来当时,日军情报部门早已识破了郁达夫的身份,因为一个长相五十岁的华侨,不仅长相文质彬彬,还精通多种外国语言,很难不被人怀疑,因为郁达夫的身边牵扯众多,所以日军担心战后他会将日本所做的事情全部说出来,便对郁达夫起了杀心,之前就因为在新加坡举行抗日活动让他们觉得...
这两个女子虽然都对郁达夫三顾留情,但却不肯彻底委身于他。郁达夫无比郁闷之下,觉得这些女子都是因为自己长相不佳,所以才薄情寡义。于是郁达夫开始流连风月场所,从妓女身上寻求愉悦感,但这些女子虽然多情,人前人后却暗暗带着对中国男人的歧视,这让郁达夫本就寂寞的心灵更蒙上了一层屈辱。1922年,郁达夫从东京大...
1896年12月7日子时,夜色如墨,寒风怒号,郁达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县一家破落的书生门第。郁家也是“先前阔”,郁姓出自宗周姬姓,郁达夫名文,即出自《论语》“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达夫,即飞黄腾达的七尺男儿。郁家世代行医,宋朝还出过御医。郁家并非专攻医学的医工,而是儒医。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
郁达夫是后者。 01 郁达夫的童年是灰色的。 他出生在浙江,家境贫困,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四岁时父亲去世,两个哥哥常年不在家,只有母亲和姐姐在家,家里的男性庇护角色就此缺失,免不了受到邻居的一些或大或小的欺凌。到省城上学时,因为个子矮,家里穷,便愈加自卑,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说话轻声细语。 或许这...
郁达夫简介郁达夫(1896- -1945), 原名郁文, 出生于浙江富阳县个破落的书香之家,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在古体诗词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编年记1913年,郁达夫随长兄郁华负箧东瀛,次年入东古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并获得官费生资格。 同年与郭沫若相识,成为共同爱好文学的挚友。1919 ...
《沉沦》是1921年郁达夫创作的短篇小说,1921年10月15日首次出版,收录于短篇小说集《沉沦》中。《沉沦》讲述一个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并遭到日本人的歧视和压迫。他软弱的灵魂被极度的忧郁和痛苦折磨着,而青春期的性苦闷又无法解脱。他幻想着女性的挑逗,耽沉于手淫、偷看姑娘洗澡、窃听草丛中...
《沉沦》这部短篇小说是作者以自己为蓝本,并结合其留学经历创作而成。作品问世后轰动一时,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郁达夫在作品中描绘了一位自卑、内向的青年学子,他渴望被尊重,但又处处体验到异乡的孤寂和彷徨。这首诗就抒写了游子的悲伤心情,更表达出他对祖国的无比热爱。首联表现了作者的孤寂心情,更体现出他在...
一到了秋天,北京便变成了北平。北京的秋天,因郁达夫《故都的秋》而闻名。却不知,3岁丧父,与北京也仅有4次交集的郁达夫,为何愿意用2/3的生命,来换北平的秋天呢?郁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是三岁丧父,家境贫寒,幼年时期的郁达夫就饱尝孤儿寡母生活的窘迫与不安。17岁时,随长兄一起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