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达克》是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出品并摄制,陈庆担任总导演的历史人文纪录片。该片以邬达克人生故事为切入点,重构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缝隙里,不同族群和文化的人们在上海,如何跨越鸿沟,利用新技术、新科技实现共赢、创造经典。该片英文版于2024年9月2日至9月6日在中国国际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中文版...
邬达克生平中的第一个建筑设计完成于1911年的5月,在他的故乡拜斯特尔采巴尼亚郊区的温泉小镇维切尼亚。在导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一座教堂:圣母玛利亚教堂。这是邬达克在欧洲唯一现存的作品。但相比邬达克在上海设计的诸多建筑,他如何来到上海却并不为人熟知,展览以档案原件、历史图像等资料,为观众打开一张地图,...
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追寻邬达克的足迹,跨越亚欧美大陆多国拍摄,采访各类人物80余人,使用各类文献近400张(份),其中新的发现和首次披露内容近30处,最终集结成《成为邬达克》《立命大上海》《在抽象中繁复》《向最高处去》《留下一扇窗》5集内容。2023年11月,摄制组在加拿大维多利亚采访邬达克的孙子...
1918年11月,邬达克来到上海,展开了人生新的一页。成年后的邬达克也是一名敏锐的社会记录者。他的很多设计灵感来自他的旅行经验。他留下了很多珍贵的速写与照片,记录了各地独特的建筑景观与人文风貌。展览中,有1929年3月他对纽约城市风光的速写画稿,有他在西班牙塞哥维亚和托莱多时的速写画稿,均为近百年前的真迹...
9月2日起,纪录片《邬达克》英文版在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全球首播。当天,参与拍摄的上海嘉宾都收到了来自纪录片摄制团队工作人员发来的感谢短信。9月6日,该片英文版首轮收官。纪录片《邬达克》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以下简称中央新影集团)制作并出品,该片为中宣部(国新办)“纪录中国”传播...
和纪录片《邬达克》总导演、制片人陈庆的会面,约在延安西路上的达华公寓。这座现代小高层建筑,1937年落成,外墙面色彩淡雅,立面设计简洁紧凑,是典型的现代建筑风格。除了由邬达克设计投资外,这也是邬达克1947年离开上海前的居所。“如今这栋建筑改建成了酒店,每次来我都住在这里。”陈庆说。从2021年正式启动拍摄...
纪录片《邬达克》中文版今起在央视10套播出:专家顾问细述拍摄背后故事,总导演感慨得到太多人支持 由中央新影集团策划创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邬达克》中文版,将从10月21日晚上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科教频道播出。《邬达克》宣传片 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让我们来听听纪录片《邬达克》总...
现代主义风格的邬达克建筑作品 01 大光明电影院 大光明电影院位于南京西路216号,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影院之一,凭借自身豪华的设施,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盛名。建筑始建于1928年,由中国商人高永清与美国人亚伯特华纳合资,将卡尔登跳舞场改建为影院,1933年由邬达克设计重建。自1931年至1933年,邬达克曾先后为大光明...
这是邬达克在克利洋行工作时的早期作品,为法国文艺复兴风格,是上海第一批外廊公寓之一,建成时即配有三部指针电梯。因其早期定位为外资公寓,地处租界区,故共有63套公寓及30多套佣人房,可见邬达克在建筑建造时对客户的定位以及需求进行了详细的问询与设计,他将自己当作一个服务者,这也是他一直践行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