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政策è zhì zhèng cè词语解释: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来阻止敌对国家发展的外交政策。由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在1946-1947年间提出,主张用这种政策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分词解释:遏制:制止;控制:遏制对方的攻势ㄧ遏制不住的激情。主张:主意,见解;也指持有某种见解:没了主张|妈妈主张我...
遏制政策(Policy of Containmen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以下是关于遏制政策的详细解释: ### 一、定义 遏制政策是指美国通过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来阻止敌对国家(主要是苏联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发展的外交政策。其核心目标是阻止共产主义和苏联影响力的扩张,以维护国际稳定和美国...
解析 遏制政策(Policy of Containmen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由美国职业外交官、前美驻苏大使乔治·凯南1946年提出。主张加强美国同西欧等国的关系,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的政治冷战来遏制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影响。 [1] ...
遏制政策读音[ è zhì zhèng cè ]解释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来阻止敌对国家发展的外交政策。由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在1946-1947年间提出,主张用这种政策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 出处暂无例子暂无成语典故暂无近义词暂无反义词暂无语法暂无词性暂无成语结构暂无写法易错暂无意义易错暂无读音易错...
遏制政策遏制政策的意思、遏制政策怎么读 拼音:[è zhì zhèng cè]遏制政策 基本解释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来阻止敌对国家发展的外交政策。由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在1946-1947年间提出,主张用这种政策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网络解释...
遏制政策的基本详情介绍如下:定义:新遏制政策是美国对国际政治中其他关键国家采取的战略,旨在通过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文化以及隐蔽行动等多种手段,达到打击别国经济发展的目的。主要手段:政治层面:通过支持或影响别国内部的反对力量,以削弱其政权稳定。外交手段:采用制裁、外交孤立等方式,对别国...
遏制政策是一种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阻止敌对国家发展的外交策略。该政策由美国的外交官乔治·凯南在1946-1947年间首次提出,并主张通过这种政策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遏制政策的核心在于加强美国与西欧等国家之间的联系,并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以及...
【环球时报记者 夏温新】编者的话:作为美国“遏制政策创始人”,乔治·凯南(1904年2月16日-2005年3月17日)最为人熟知的是1946年2月22日撰写的那份从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发送到华盛顿,建议和平“遏制”苏联的“长电报”。但冷战结束后,作为曾经的外交官和历史学者,凯南多次警告美国政府:“北约针对俄罗斯的持续扩张将是...
近年来,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美国对华政策已从“接触”转为“战略竞争”。面对日益激烈的大国科技竞争态势, 美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要领域的对华遏制政策不断升级。仅2024年一月, 美国就已发布了针对中国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领域的...
遏制政策名词解释 遏制政策名词解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执行的一种外交政策。由外交官乔治F凯南于1947年提出。认为对付共产主义运动,主要不是直接对付苏联,而是要处理好“非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关系,加强对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控制,以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