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政策(Policy of Containmen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以下是关于遏制政策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 遏制政策是指美国通过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来阻止敌对国家(主要是苏联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发展的外交政策。其核心目标是阻止共产主义和苏联影响力的扩张,以维护国际稳定和美国利益。
解析 遏制政策(Policy of Containmen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由美国职业外交官、前美驻苏大使乔治·凯南1946年提出。主张加强美国同西欧等国的关系,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的政治冷战来遏制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影响。 [1] ...
遏制政策遏制政策的意思、遏制政策怎么读 拼音:[è zhì zhèng cè]遏制政策 基本解释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来阻止敌对国家发展的外交政策。由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在1946-1947年间提出,主张用这种政策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网络解释...
遏制政策读音[ è zhì zhèng cè ]解释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来阻止敌对国家发展的外交政策。由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在1946-1947年间提出,主张用这种政策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 出处暂无例子暂无成语典故暂无近义词暂无反义词暂无语法暂无词性暂无成语结构暂无写法易错暂无意义易错暂无读音易错...
遏制政策名词解释 遏制政策名词解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执行的一种外交政策。由外交官乔治F凯南于1947年提出。认为对付共产主义运动,主要不是直接对付苏联,而是要处理好“非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关系,加强对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控制,以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
近年来,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美国对华政策已从“接触”转为“战略竞争”。面对日益激烈的大国科技竞争态势, 美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要领域的对华遏制政策不断升级。仅2024年一月, 美国就已发布了针对中国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领域的...
【环球时报记者 夏温新】编者的话:作为美国“遏制政策创始人”,乔治·凯南(1904年2月16日-2005年3月17日)最为人熟知的是1946年2月22日撰写的那份从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发送到华盛顿,建议和平“遏制”苏联的“长电报”。但冷战结束后,作为曾经的外交官和历史学者,凯南多次警告美国政府:“北约针对俄罗斯的持续扩张将是...
【解析】 (1)遏制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对外战 略。1946年2月22日,身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 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 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 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这为遏制政策奠定了理论基 础。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
为尽力解答以上疑问, 本文将以美国对华遏制政策为视角, 结合美国政府部门职能与若干政策, 就“国家安全”的含义与边界进行讨论, 并为企业评估涉制裁风险提供参考。 1 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司法部的《司法手册》指出, 维护国家安全是美国国防部的首要任务, 国家安全包括...
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益深入人心,在国际事务中被广泛采用,成为了新中国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中国的外交,最初在联合国51个成员国中,只与其中16个有外交关系。到1971年,在联合国的131个成员国中,与中国建交的达到了70个。◆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1971年7月15日,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