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挺身而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若造善业者则有乐果报”的深刻内涵。他们的善行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也凝聚起了全社会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对日常生活的启示 培养善念与善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培养善念与善行。无论是面对家人、...
人之所以造善业,造恶业的能力强,是因为人道完整的具有财色名食睡,归纳为名利。阿修罗道是混合在其他五道中的,所以就只还有四道。天道因为他们很有福报,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为钱财,为名气去作恶的事情很少做,又因为大略上都是如此的有福报,所以人家也不需要你布施,也很难行善,更何况色界天的天人...
如果我们跳出来,从长远看一下不同的人生,那些不断造恶的人,正在经历贫穷困苦和即将经历贫穷困苦,那些在造善业的人,不仅现在有能力造善业,布施行善,将来会更有能力和条件获得福报和行善的能力和条件。因果报应,毫厘不差。要及时忏悔,及时改过,不然往生咋办呢?
不管是善业还是恶业,无记业,首先需要意识心动,也就是意识上想要去造这种业,从不好的方面说,意识分为因贪去造,因嗔去造,因痴(不信因果,信受邪见)去造,身体就造三种,杀,盗,淫,语言有四种妄语,绮语(插科打诨,低俗笑话等),恶口,两舌(挑拨离间)。反之意识上不去贪嗔痴,身体不...
我们必须造善业以便我们有足够的福报可以接触和实践佛法。足够的福报让我们能在生活中得心应手,使我们走上正道。有了福报也不表示我们就不会面对任何挑战,即便是圣人也一样会在日常生活中遭遇挑战,不同的是,圣人可以从容以对。因此,有了足够福报,我们才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挑战,心才会平和,这就是吉祥。
在生活当中,能够做到谨言慎行的人不多,大多是不加思索随口而出,造就了很多的不善之业。“祸从口出,”一句恶口可以让人心情低落,消磨斗志;也可以让人产生情绪,愤恨不已。一句得当的话可以温暖人的心田,使人获得快乐;可以激发人的斗志,让人树立理想。所以在日常讲话时,要管好我们的这张嘴,多说好听的话...
佛经中说:“譬如种子苦,它的果也苦;种子甜,它的果也甜。同理,罪业的苦种子,只会产生痛苦的苦果;善业的甜种子,只会产生快乐的甜果。”有些高僧大德的教言中也说:“快乐全部是往昔造善业而得,不要说人间的快乐,纵然在热地狱里出现一瞬间凉风,寒地狱里出现一丝温暖,也是前世造善业的果报。痛苦全部是往昔造恶业...
净土法门法师:用菩提心念念造善业 【教学】 一些同修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在澳州建立道场,目的是要成就大家的道业,这是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个目的要是能达到,道场一定兴旺、殊胜。 如何才能达到?这要特别强调教学,教学是佛法的本质。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成道之后,就开始在鹿野苑教学,学生只有憍陈如尊者等五人。综观...
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指不与自己妻子以外的女人发生性关系)、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贪、不嗔、不痴。不贪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存好心、说好话、办好事。
造善业上升诸天,造恶业下堕诸地狱。因为分别不清楚,所以造杀业、盗业、淫业、妄语业、饮酒业等等,但是有轻有重之区别。杀生:凡是杀蚊虫杀蚂蚁,这也是杀生。杀牛杀猪,也是杀生。虽然杀生,可是业报不太严重,为什么?因为畜生太愚痴,一时找不到杀主。即使找到,也无法报仇雪恨。可是天地间的因果律是公平的,在不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