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挺身而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若造善业者则有乐果报”的深刻内涵。他们的善行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也凝聚起了全社会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对日常生活的启示 培养善念与善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培养善念与善行。无论是面对家人、...
比如一些国家的人民,他们每天都面对人身与财产安全的威胁,天天为了保命惶惶不可终日,甚至为了生存而不惜败坏道德,更遑论实践心灵修为。有些地区还算是不错的居住处,可以接触和实践佛法。我们的出世与我们往昔所累积的业习习相关。我们必须造善业以便我们有足够的福报可以接触和实践佛法。足够的福报让我们能在生活中得...
不管是善业还是恶业,无记业,首先需要意识心动,也就是意识上想要去造这种业,从不好的方面说,意识分为因贪去造,因嗔去造,因痴(不信因果,信受邪见)去造,身体就造三种,杀,盗,淫,语言有四种妄语,绮语(插科打诨,低俗笑话等),恶口,两舌(挑拨离间)。反之意识上不去贪嗔痴,身体不...
如果我们跳出来,从长远看一下不同的人生,那些不断造恶的人,正在经历贫穷困苦和即将经历贫穷困苦,那些在造善业的人,不仅现在有能力造善业,布施行善,将来会更有能力和条件获得福报和行善的能力和条件。因果报应,毫厘不差。要及时忏悔,及时改过,不然往生咋办呢?
人的生死,按照自己所造的业来决定。造善业向上升,造恶业向下降。人死的时候,第八识最后才离开躯壳。从上身走,证明生三善道;从下身走,证明堕三恶道。怎能知道?第八识所走出躯体的地方,是有热度的。例如最后足心热,这是堕地狱的象徵。如果是头顶热,这是生天的现象。总而言之,生平行善,定生三善道;生平作恶,...
人之所以造善业,造恶业的能力强,是因为人道完整的具有财色名食睡,归纳为名利。阿修罗道是混合在其他五道中的,所以就只还有四道。天道因为他们很有福报,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为钱财,为名气去作恶的事情很少做,又因为大略上都是如此的有福报,所以人家也不需要你布施,也很难行善,更何况色界天的天人...
相反,被仙附体的人,他做不了恶业,他只会不断地做善业,他身上有仙气,不允许他造恶业的,就是有一种能量磁场让他造不了恶业,比如说有一件事,是造恶业的事,你让他去做,他是做不了的,因为他身上的仙气不允许他造恶业,就是他的附体。 按目前的时代来说,很多心善之人,身上都有仙气附体的,心善之人是做不...
净土法门法师:用菩提心念念造善业 【教学】 一些同修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在澳州建立道场,目的是要成就大家的道业,这是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个目的要是能达到,道场一定兴旺、殊胜。 如何才能达到?这要特别强调教学,教学是佛法的本质。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成道之后,就开始在鹿野苑教学,学生只有憍陈如尊者等五人。综观...
业就是行为,造善业这在佛教来说,是依其动机、意图而定,去圆满业力,动机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有好的动机,无论你做什么行为就是善业;如果你的动机不良,无论你做什么就是恶业。你可以为了出名、权势、骄傲等等做许多功德,但如果你的动机如此,无论你多努力去做,善业也成恶业,因为你动机不纯正。 ...
往宿由烦恼、无明作主,造了恶业,今世得苦果。同样,现在知道学习了佛教,造善业,来日必感乐果,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果有同时因果,也有异时(隔生乃至多生)因果,《广论》中详说,忏悔能消除或减除宿造恶业,因此可以减受或免受苦果。 依《广论》修行之果有二种:一、增上生,二、决定胜。增上生是在修行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