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是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具体分析如下: 一、宪法的通过机构 国家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制定和修改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在我国,宪法的通过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因此只有它有权通过宪法。 二、宪法的法律效力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
国家宪法是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具体分析如下: 一,宪法的通过机构 国家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制定和修改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在我国,宪法的通过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因此只有它有权通过宪法. 二,宪法的法律效力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
公开征求意见:在审议阶段,立法机关通常会再次公开征求意见,让社会各界对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形成最终草案:经过审议和修改后,立法机关会形成宪法的最终草案。 三、通过阶段 表决通过:最终草案会提交给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在表决过程中,通常需要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多数或者全体一致通过才能正...
专家导读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从各国《宪法》规定和实践看,《宪法》修改程序一般包括提案、先决投票、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通过和公布五个阶段,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必经这些程序。
与会代表经过表决,首先通过了由35名代表组成的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王少峰、杨艳为总监票人。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议案办法的规定,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通过。经过约40分钟的发票、写票、投票、计票,15时51分,工作人员宣读计票结果:赞成2958票,...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现行宪法的通过时间。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颁布的,该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A 项正确。 B、C、D 三项: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告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宪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在制定过程中,全国有1.5亿多人参加讨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1.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2.提出人事罢免案的权利;3.提出质询案和进行询问的权利;4.在全国人大召开的各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