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应具备正当防卫的前四个条件,即正当防卫最基本前提条件、时间条件、对象条件和主观条件,这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成立防卫过当,而是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如挑拨防卫、假想防卫、防卫不适时、防卫第三者等,这些行为没有正当防卫的主、客观基础,其本身是非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按刑法规定的罪名定罪处刑。
从上述四种观点来看,在行为过当与结果过当的关系中,“旧行为过当一元论”与“新行为过当一元论”主张行为过当的主导地位,而“结果过当一元论”则相反。此外,“结果过当一元论”和“新行为过当一元论”均采纳了“在防卫人与不法侵害人之间进行比较衡量的方法”(以下简称“双方比较衡量法”)来判定是否成立防卫过当,...
导读:1、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即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重大损害发生。2、过于自信过失。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轻信这种重大损害不会发生。3、疏忽大意过失。 防卫过当有哪些罪过形式 一、...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司法认定 作者简介: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曾获第三届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根据《刑法》第20条...
2月21日,福州市公安局通报案件最新进展,赵宇的罪名由故意伤害罪变更为过失致人重伤罪。当地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赵宇的行为属正当防卫,但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李某重伤的后果,系防卫过当,鉴于赵宇有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为弘扬社会正气,鼓励见义勇为,综合全案事实证据,对赵宇作出了不起诉决定。3月1日,...
1、如何认定和处理防卫过当行为。当被害人和被告人的行为发生的时间完全或基本相同时,若被告人的伤害行为是为了应对被害人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那么被告人的行为被认定为防卫行为,且未超过必要限度,被告人不承担刑事责任;若被告人的行为超过必要限度,导致了不应有的伤害,则构成防卫过当;若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
与正当防卫相对应的还有防卫过当,这就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的情况,这种情形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比如将一个只是在进行偷盗的小偷打死,就属于防卫过当,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毫无疑问刘海龙在对于海明进行不法侵害,主动拿砍刀对其进行攻击,所以于海明进行反抗必然属于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判断标准与过当类型 // 正当防卫是违法阻却事由,但防卫过当则应当负刑事责任。在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中,防卫限度条件是理论上众说纷纭、实践中最难判断的要件。本文仅就防卫过当的几个问题发表浅见。一、第20条第3款的性质1979年《刑法》第17条...
从历史演变来看,有关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的观点,主要存在于1997年现行《刑法》修改之前,在1997年《刑法》第20条第2款关于防卫过当的行为限度上增加了“明显”、在防卫结果上将“不应有的危害”变为“重大损害”之后,这种观点就有偃旗息鼓的趋势。所谓“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