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料上看,丹麦人辛德贝格当时与德国人京特博士同在南京栖霞山江南水泥厂工作。辛德贝格先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曾试图将几名受伤的中国难民送到南京城里救治,并曾委托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向日本大使馆递交了17000名难民致日本大使馆的请愿书。在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中,辛德贝格似乎只留下了一个模糊的身影。
寻找到颜景和的后人,以及京特家族在唐山的史料;在南京档案馆,检索到当年的一些记载;在上海图书馆,检索到当年英文报纸对辛德贝格的报道;在江南水泥厂,确定了当年难民小医院的旧址,以及约翰·马吉拍摄的纪录片的背景;在南京高校学生的参与下,又到南京远郊各村调查了当年的难民;在丹麦驻华使馆和奥胡斯教区时报...
但正是这种调侃、冷漠,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辛德贝格对中日战争的态度——虽身处战争之地,但却游离于战争之外。
中国青年报老记者戴袁支,十数年间奔波于南京郊区、上海、河北唐山、德国、丹麦等地,一点点还原当年江南水泥厂难民区的情景,以及辛德贝格和京特的人道事迹。 开始,着实让人意外,在江南水泥厂志里,针对辛德贝格和京特的描述,只有短短两行字:公司当局商请丹、德两国售...
【辛德贝格诞辰113周年】丹麦友人贝恩哈尔·辛德贝格,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与德国同事卡尔·京特等人共同建立江南水泥厂难民营,在106天里救助了近2万难民。2004年,一名丹麦园艺师历时4年精心培育了一种黄色玫瑰,称之为“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黄玫瑰”,寓意勇气、信念和缅怀。今天是辛德贝格的诞辰,我们一起缅怀他。L侵华...
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 Bernhard. Arp.Sindberg),丹麦人,1911年生,终身未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当时在南京保护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之一。1937年,伯恩哈尔.辛德贝格代表丹麦到中国协助保护江南水泥厂。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辛德贝格和德国的卡尔·京特博士在江南水泥厂设立了难民营,先后保护和救助了...
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 辛德贝格,丹麦人,1911年生,终身未婚。辛德贝格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也是当时在南京保护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之一。 1937年代表丹麦到中国协助保护江南水泥厂。南京沦陷之后,辛德贝格、京特等人利用外国人身份,庇护了当...
辛德贝格也向窗外的人挥手表示感谢。当船就在眼前时,车子停了下来。辛德贝格将几个箱子抬上了货轮,里面有他生活的用品,但更多的是用衣物包过的胶卷,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是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罪行的铁证。🌅最后,在一片夕阳下,辛德贝格乘上游轮驶向远方,慢慢消失在天际。
“在奥斯胡市绽放着一种名为‘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玫瑰,用以缅怀一位在中丹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物,他就是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挽救数以万计中国人生命、记录和揭批日军罪行的丹麦义士贝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何铭生说,“‘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玫瑰象征着和平,歌颂这份可歌可泣的国际友谊,也传承着辛德...
在丹麦奥胡斯市绽放着一种名为“永远的南京”的黄色玫瑰花,当地政府以此名缅怀一位在中丹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物,他就是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挽救数万中国人生命、记录和揭批日军罪行的丹麦义士伯恩哈特·阿尔普·辛德贝格。 1911年,辛德贝格出生在丹麦奥胡斯市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幼酷爱冒险,从14岁起便开始到国外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