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WB实验中每孔上样量为30-50μg,80%蛋白在细胞中的含量很低,当蛋白分子量过小时,上样量建议选择50-100μg。毕竟对于小分子的蛋白来说,在跑电泳时,稍不留心,蛋白就跑没影了。 ② 凝胶浓度选择 分子量越小的蛋白,需要的凝胶浓度越高,反之亦然。 如果是商品化的凝胶试剂盒通常各个厂家针对不同的浓度的凝...
一般的脱脂奶粉中含有大量的酪蛋白,是一种磷酸化蛋白,如果要WB检测磷酸化蛋白的话,就最好别用脱脂奶,否则会产生高背景(当然很多人用牛奶封闭出现问题也可能是因为用了非实验级奶粉)。根据经验来看,WB检测磷酸化蛋白时,BSA的封闭效果比脱脂牛奶好。 ③抗体孵育 一抗4 ℃过夜,二抗室温1 h 因为磷酸化蛋白只占总蛋...
在跑胶的过程中,PH还有上升的趋势,可达到9.5。这会导致蛋白降解和低分辨率。 Bis-Tris凝胶的PH为6.4,相对Tris-Glycine凝胶,稳定性和保质期都有所增加。但这种凝胶需要在溶液中增加抗氧化剂,比如DTT,以维持蛋白的还原性。 Tris-Acetate 凝胶的PH为7,跑大分子蛋白会呈现很高的分辨率。 ➤所以跑大分子蛋白时,我们...
(4)电泳过程中注意降温,温度升高会加快小蛋白分子的运动,增加弥散速度。(5)转膜液不要加SDS,要加10-20%的甲醇;甲醇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将小分子蛋白上的SDS洗脱,带的负电荷减少,减慢移动速度,能有效防止其穿透PVDF膜;二是可以帮助转到膜上的蛋白固定在膜上,使其不易脱落。(6)转膜一定要选择0.2...
很多科研新手都说实验入门难,往往是没有掌握实验原理,缺乏科研框架性思维。在这本书里,我们不仅为大家总结了超级详细的WB、PCR引物设计、RNA抽提、免疫组化等入门实验protocol,还为大家准备了常用的实验方法,包含表型确认、分子机制、细胞交互等...
小分子蛋白WB,这样跑! 有小伙伴问我,小分子蛋白的Western Blot怎么跑。作为一个经常跑15KD、12KD、20KD蛋白的老手,我来分享一些我的小经验吧。 选择合适的聚丙烯酰胺凝胶 🧪 选择对的胶是关键!小分子蛋白的marker千万别跑到胶的最下面。比如,你要跑12KD的蛋白,选择10KD和15KD、20KD分得开的胶会更好。如果...
在实验室工作中,小分子蛋白如Bcl2、Caspase-3、Bax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B等非常常见。以下是跑WB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1️⃣ 配胶: 小分子蛋白的分离胶浓度一般为12%-15%,这样可以使条带更加清晰。在倒胶时,浓缩胶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到4:6,有助于充分浓缩蛋白,减少电泳过程中的弥散。2️⃣ 上样: ...
您提到的“跑wb”可能是指“跑微博”(运营或管理微博账号的活动)或者是生物实验中的“跑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实验)。由于这两种解释较为常见,我将分别给出建议: 如果是“跑微博”: 内容策划:建议根据目标受众的兴趣点制定内容,保持更新频率,定期发布有价值的信息或互动话题。 互动管理:积极回复评论和私信,增...
— 和蛋白站在同一起“跑”线— WB(Western Blotting),即蛋白质印迹,又称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是进行蛋白质分析最流行和成熟的技术之一,可用来检测、研究不同时期蛋白表达的水平以及蛋白相互作用等。通过使用WB技术,研究人员可有效鉴别特...
在WB(Western Blot,即蛋白质印迹法)跑胶过程中,如果内槽液漏了,可以根据漏液的严重程度采取以下措施:一、漏液不严重时 如果漏液不是很严重,一般在1个小时内不会使液体漏到短板下面,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及时补液:每隔一段时间(如半小时)向内槽中添加适量的电泳液,以保持液面不低于玻璃板短板,确保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