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语言学”是巴赫金在20世纪20年代首先提出的一种独特的哲学-语言学研究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不是把“死”的语言体系,而是把“活的语言中超出语言学范围的那些方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走的是一条超越语言学规则和语言学体系的道路,因而具十分重要的学术创新意义。简介 巴赫金的“超语言学”思想...
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注重语言的纯洁性和地道性,认为每一种命名语言都有独立的语言结构。但世界上7000多种人类语言(其中有6700多种命名语言)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语言接触,并由此促使命名语言自身的规范、惯例和本体出现变化。超语语言研究的出发点是人自身仅有一个统一...
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是一种关于意识形态的的语言哲学。任何意识形态都是一种反映、一个现实的影子、是这一现实本身的一局部,无论是人的个体意识,还是人所使用的语言,都表达着外界社会现实、寓有社会评价的意识形态性。经济根底、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及社会权利的运作对语言有着重要的影响。语言有着定调的表述,是权威...
超语言学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特别是文学语言。由董小英所著的《超语言学》[1],ISBN号为7-5306-4608-3,专为中文读者提供。该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采用平装装帧,32开本,共587页,内容丰富且深入。在语言学部分,作者借鉴了唯理语法的普通语法思想,并结合英语...
《超语言学:叙事学的学理及理解的原理》综合了研究语言现象的五个学科:语言学、修辞学、逻辑学、叙事学和阐释学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在语言学领域,将唯理语法提出的普通语法的思想作了具体实施。根据英语、俄语和汉语的浯法现象提出了普通语法的基本框架;对修辞学进行了逻辑学的分桥,证明修辞学中有些辞格是...
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是一种关于意识形态的的语言哲学。任何意识形态都是一种反映、一个现实的影子、是这一现实本身的一部分,无论是人的个体意识,还是人所使用的语言,都体现着外界社会现实、寓有社会评价的意识形态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及社会权力的运作对语言有着重要的影响。语言有着定调的表述,是权威...
“元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基本理论的学科,还在语言学研究的范围之内。而“超语言学”,则超出了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它研究的对象除了语法、修辞、逻辑以外,还包括作者对语言的运用——叙事学和读者的理解——阐释学,以及语言的附加意义,即语言携带的文学、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内涵。 本书综合了研究语言现象的五个学...
用语言来解释文化,挖掘了文化理念里的语言角色。 一、两个理论体系的内涵 超语言学:20 世纪以来, 语言学的研究流派如映日荷花一般别样芬芳,在这种社会语言学研究背景之下,巴赫金及其复调小说理论在整个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非常大的语言学讨论风潮。 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不仅应该有一般所说的多结构、复式结构小说的特点...
超语言学突出地表现出交往性、对话性思想。对话性是巴赫金超语言学的理论支柱、理论核心。本文从对话和对话性的内涵、对话性的表现形式——双声与复调等诸方面阐释了巴赫金超语言学的对话性思想。 关键词巴赫金超语言学对话性对话性表现形式 一、引言 巴赫金的超语言学是针对索绪尔的语言学而提出的语言研究理论。索绪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