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机器之心《智者访谈》邀请到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教授,从运动控制的视角看人形机器人发展。赵明国教授在机器人控制领域有二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他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呈现出如春秋战国般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既是蓬勃发展的象征,也潜藏着方向迷失的风险。赵明国教授强调,「智能...
近期,我们在这个领域有了新的突破,设计了新型模仿生物神经系统的脉冲神经网络(SNN),将其分为多个功能回路,并计划使用脉冲神经网络构建机器人系统,特别是应用于足式机器人,目的是通过构建多层控制网络,实现在线学习功能,解决机器人在负载变化、关节误差以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方面的适应性问题。 02破冰启航,人形机器人的拓...
李梦佳:您已经在足式仿生机器人领域深耕20多年,20年间机器人的研究有哪些演进轨迹和范式转变? 赵明国:1997年本田公司发布ASIMO人形机器人之时,我便开始关注。2000年左右,我到访清华大学,恰逢我国开始兴起对机器人的研究,我有幸结识了清华陈恳老师,他邀请我到清华从事博士后研究机器人项目,我欣然接受。于是2000年我进...
近期,我们在这个领域有了新的突破,设计了新型模仿生物神经系统的脉冲神经网络(SNN),将其分为多个功能回路,并计划使用脉冲神经网络构建机器人系统,特别是应用于足式机器人,目的是通过构建多层控制网络,实现在线学习功能,解决机器人在负载变化、关节误差以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方面的适应性问题。 02 破冰启航,人形机器人的...
赵明国教授强调,「智能人形机器人」不能只是「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的简单叠加,而应当是一个全新的研究主题和技术范畴,需要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两个领域更深层次的融合,制造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主适应和学习的智能体。 对大模型技术在机器人控制领域的应用,赵教授认为单纯依赖「大脑」解决运动控制问题并不合理。人类的...
谈及人形机器人,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几家著名企业,比如专注于机器人运动控制和硬件设计的波士顿动力,以及凭借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的优势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特斯拉。 赵明国:事实上,在波士顿动力之前,日本本田公司就已经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波士顿动力主要专注于提升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而特斯拉则依托其...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乔红院士代表主办方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其中提到了人形机器人的道德伦理与安全性。作为起草人之一,赵明国也向贝壳财经记者表达了从行业开始阶段为人形机器人制定规则的重要性。“人形是和人接触最多的。”他提出,如果人形机器人在应用中出现几起伤人或暴力等负面事件,“...
赵明国、蔡怡昕、董浩、程昊、徐持衡、李诚、陈宇恒、侯一凡、陈威威……清华火神队的机器人梦,从征战 RoboCup 开始。 作者| 张 进 编辑| 陈彩娴 2014 年,赵明国去了趟美国访学,回来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他选择跟优必选合作,二是开始做无人驾驶自行车。
从2000年ASIMO启发全球机器人热潮,到如今AI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二十载光阴荏苒,中国的机器人研究走过了一段充满挑战与坚守的历程。在这场漫长的技术革命中,清华自动化系教授赵明国就像一盏始终未熄的灯,在最寂寞的时刻坚持照亮前路。 “二十年过去,仍在坚持的仅有我一人。”这句话背后,是一位学者对科研事业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