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机器之心《智者访谈》邀请到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教授,从运动控制的视角看人形机器人发展。赵明国教授在机器人控制领域有二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他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呈现出如春秋战国般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既是蓬勃发展的象征,也潜藏着方向迷失的风险。赵明国教授强调,「智能...
李梦佳:您已经在足式仿生机器人领域深耕20多年,20年间机器人的研究有哪些演进轨迹和范式转变? 赵明国:1997年本田公司发布ASIMO人形机器人之时,我便开始关注。2000年左右,我到访清华大学,恰逢我国开始兴起对机器人的研究,我有幸结识了清华陈恳老师,他邀请我到清华从事博士后研究机器人项目,我欣然接受。于是2000年我进...
据他观察,绝大多数公司希望人形机器人未来能在工厂里实现应用,但目前也有企业在尝试将人形机器人运用于教育等其他领域。“相对来说,教育等场景更容易落地。”赵明国说。老龄化趋势影响下,不少厂商顺势推出主打家庭照护功能的机器人。“目前人形机器人在家里直接完成一些任务还比较难,但可以从运动方面实现操控冰箱、...
作为起草人之一,赵明国也向贝壳财经记者表达了从行业开始阶段为人形机器人制定规则的重要性。 “人形是和人接触最多的。”他提出,如果人形机器人在应用中出现几起伤人或暴力等负面事件,“可能整个行业就毁掉了”。他认为,在行业初期,可以制定例如人形机器人可以和人进行什么程度的互动、它们的权利空间有多大等“原则性...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乔红院士代表主办方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其中提到了人形机器人的道德伦理与安全性。作为起草人之一,赵明国也向贝壳财经记者表达了从行业开始阶段为人形机器人制定规则的重要性。 “人形是和人接触最多...
赵明国团队研究出的“虚拟斜坡行走”方法和平行四连杆结构,在内部实验室的机器人 Stepper 2D 样机上可以实现 4.48腿长/秒的双足机器人行走速度记录,使双足机器人的行走速度可与奥林匹克竞走运动员相当。 这两项技术也让火神队在 RoboCup 中大放异彩,在人形组 TeenSize 小组赛中战胜了强大的 NimbRo 队,获得小组第...
大会期间,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无人系统中心类脑机器人中心主任赵明国接受了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并表示,从操作层面可以预见,人形机器人在教育和娱乐这两个方向的应用可能更早实现突破。…
赵明国指出,目前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格局就是这样,未来可能会逐渐稳定下来,但能否演变成类似汽车产业的情况仍不确定。最终还是由经济规律决定。大规模制造生产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整合供应链必然会出现。目前机器人产业尚未达到相应的量级,因为不会有人为了几百台或一两千台机器人去整合供应链。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这些企业...
在这次独家专访中,清华大学赵明国教授分享了他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二十年探索之旅。作为该行业的先驱,赵教授早期的工作受到了本田的ASIMO的启发,专注于控制系统。他的研究已经发展,取得了重要的里程碑,如被动动态步行和液压驱动的四足机器人的发展。文章突出了中国人形机器人研究的增长,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有许多公司和学者...
在智能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形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大热点。 清华大学的赵明国教授在最近的访谈中深入剖析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强调了智能与人形机器人之间深层融合的重要性。 赵明国教授提到,智能人形机器人不仅仅是将智能算法应用于人形结构,更应是将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创造出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