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嘏,字承祐,今江苏淮安人,唐代中期诗人。年轻时四处游历,36岁进士及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寻求功名,其间,似曾做了几年幕府。后出任渭南尉,47岁那年卒于任上。他精于七律,笔法清圆熟练,时有警句,有《渭南集》。那年秋天,心中不无懊恼的赵嘏,在登览京城长安后,写了一首七律,其中,有“残星...
赵嘏 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陪卢侍禦访庐山元处士 〔赵嘏〕 〔唐〕 望腊早花缘路见,堕岩寒水隔林闻。 赠陈处士 〔赵嘏〕 〔唐〕 钩捐烟江风艇在,雨依山酒夜琴横。 句 〔赵嘏〕 〔唐〕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句 〔...
赵嘏 赵嘏,字承佑,山阳人。会昌二年,登进士第。大中间,仕至渭南尉卒。嘏为诗赡美,多兴味。杜牧尝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吟叹不已,人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今合编为二卷。 作者【赵嘏】更多作品: 《千家诗》七言绝句 江楼有感...
上面就是赵嘏的经典之作《长安秋望》。他因为在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而滞留长安,大概率是为第二年的考试做准备。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对进入仕途都非常执着。但是到了秋天,西风萧瑟,北雁南飞,一个人居住在旅馆,不免孤独寂寞,不禁想起家乡楚州山阳来,山阳即今之淮安。想起家乡的亲人和美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汉语词典> 赵嘏 唐诗人。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会昌进士。官渭南尉。诗风清圆流畅,格律工稳,与杜牧、许浑颇相近。所作“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二句,为杜牧激赏,称“赵倚楼”。有《渭南诗集》二卷。敦煌遗书中存其所作《读史编年诗》残卷。
赵嘏字承佑,山阳人。武宗会昌中登郑言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对床夜语 赵嘏、刘沧七言,间类许浑,但不得其全耳。 吴礼部诗话 赵嘏多警句,能为律诗,盖小才也。 唐音癸签 赵渭南才笔欲横,故五字即窘,而七字能拓。蘸毫浓,揭响满,为稳于牧之,厚于用晦。若加以清英,砭其肥痴,取冠晚调不难矣。为惜“倚...
赵嘏·唐 青云席中罗袜尘,白首江上吟诗人。 登龙不及三千士,虚度膺门二十春。 平生望断云层层,紫府杳是他人登。 却应归访溪边寺,说向当时同社僧。 尊前谁伴谢公游,莲岳晴来翠满楼。 坐见一方金变化,独吟红药对残秋。 送僧归庐山 赵嘏·唐 禅栖忽忆五峰游,去著方袍谢列侯。 经启楼台千叶曙,锡含风雨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赵嘏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将个人的感慨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谁家吹笛画楼中?
在此之前,赵嘏进士落第东归返乡,独自登上濒临江边的一座楼上,眺望江上月夜的美景,心有所感,写下一首《江楼感旧》。诗作原文如下: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这首诗的大意是:独自登上江边的高楼,心绪茫茫,神思飞越。月光如水,映彻江面,水天一色,空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