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这首诗名为“赠从弟”,但无一语道及兄弟情谊。我们读来却颇觉情深谊长,而且能同诗人心心相印。这是因为诗人运用...
《赠从弟》共三首,为其代表作,本诗是第二首。这首诗看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
《赠从弟(其二)》是魏晋时期诗人刘桢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原文如下: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松树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不屈。具体翻译如下: 首联:“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
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
34.赠从弟(其二)[东汉末]刘桢原文呈现|译文___鉴赏___亭亭山上松,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炼字:”亭亭”表示松的傲岸姿态;”瑟瑟”模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瑟瑟谷中风。风瑟瑟呼啸。声,简洁生动。以”谷中”映衬”山上”,突出青松的傲骨。风声一何盛,风声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写作手法:运用对比、...
《赠从弟其二》是刘桢创作的赠答诗,《赠从弟》共三首,分别描绘苹藻、松柏、凤凰三种意象,用它们的品质激励堂弟,并用以自勉。本文选择的是《赠从弟》组诗的第二首,诗人用松柏言志,借松柏寒风巍立的形象,咏叹不畏苦难的品格,赠答自勉。 松柏傲然独立,不畏寒风,诗人用松柏的高洁品质激励堂弟,并借以自勉 不畏寒风,...
咏古松,刘桢《赠从弟·其二》赏析 #新手扶苗计划#赠从弟·其二 东汉·刘桢〔两汉〕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译文 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风声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么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
《赠从弟三首》是汉末三国时期诗人刘桢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二首。作品全文 亭亭①山上松,瑟瑟②谷中风。风声一何③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④,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⑥!注释 ①亭亭:高耸的样子。②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③一何:多么。④惨凄:凛冽、严酷。⑤罹( lí )凝寒:...
08赠从弟(其二)(刘桢)【原文】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