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守恒,是指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质子守恒、物料守恒,电荷守恒并称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书写方法 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 例如:Na₂CO₃溶液 ①电荷守恒: c(Na⁺) +c(H⁺)===c(OH⁻) +2c(CO₃) +c(HCO₃⁻) 正电荷=负电荷 ② 物料守恒: c(Na⁺...
(1)含义:质子守恒是指电解质溶液中粒子 电离出的H+总数等于粒子接受的 H+ 总数。 (2)应用 方法一:可以由电荷守恒与元素质量守恒推 导出来。 如:Na2CO3溶液中 将电荷守恒和元素质量守恒中的金属阳离 子消去得 c(OH^-)=c(HCO_3^-)+c(H^+)+c(HCO_3^-)+c(H^+)=c(H_2O)+c(H^+)+c(H 2c...
质子守恒(1)含义:质子守恒是指电解质溶液中粒子电离出的H+总数等于粒子接受的H+总数。(2)应用:如Na2S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如下:可得Na2S溶液中质子守恒关系为c(H
质子守恒是指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电荷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管理 百科 讨论 精华 等待回答 混合溶液中如何直接列出质子守恒的关系式? onep 喜欢化学的IC狗 质子守恒的简单写法 按照质子酸碱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溶液中提供质子的微粒提供的质子...
他用自己的方法推质子守恒,结果“失灵”了。为了看起来简洁下面用[HA]表示HA的平衡浓度[1],可以看成是高中化学里的c(HA)。 上图中左边是一定正确的方法,而右边这个方法就是那位朋友认为的“得失质子法”,具体的操作是:按物料比(铵根:碳酸氢根:氨水=1:1:3)写出“大量存在物质”或者说“基准物质”,再补水(1...
质子守恒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溶液中质子的转移和平衡。以下是几种常见溶液中的质子守恒表达式,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1️⃣ Na2S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 在Na2SO3溶液中,质子守恒表现为: 得H+ = 失H+ 这意味着溶液中得到的质子数等于失去的质子数,保持了电中性。2️⃣ CH3COONa溶液中的质子守...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电荷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质子守恒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 NaHCO3 溶液中 存在下列等式 C(H+)+C(Na+)=C(HCO3-)+2C(CO32-)+C(OH-) 这个式子叫电荷守恒 C(Na+)=C(HCO3-)+ C(CO32-)+C(H2CO3) ...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质子可以说就是氢离子 写质子守恒从水成生的H和OH应该相等的着手 举个例子 碳酸钠水溶液的质子守恒 首先 H2O=H+OH 然后碳酸根 CO3+H=HCO3 .HCO3+H=H2CO3 从水成生的H和OH应该相等的着手 水生成的H被CO3消耗了一部分 生成一个HCO3 要耗一个H 生成一个...
书写质子守恒式要找准质子的基准物质。水是常见的质子基准物质之一。 对于一元弱酸强碱盐,质子守恒有其特定形式。如醋酸钠溶液,质子转移情况较为典型。多元弱酸强碱盐的质子守恒更为复杂。像磷酸钠溶液,存在多级水解。多级水解影响质子的转移途径。质子守恒有助于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在判断溶液酸碱性时质子守恒也有...
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也是氢原子的唯一组成部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的质子数量不变,因此质子守恒定律成立。 二、质子守恒的适用范围 质子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无论是简单的化学反应还是复杂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质子守恒定律来描述。但需要注意的是,质子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质子数量的变化,对于其他粒子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