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后,谭人凤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中部同盟会负责人,他极力奔走,稳定黎元洪、鼓励革命党人、厘定规则、参赞军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唯一也是最大的遗憾是,他曾电请在沪的宋教仁来鄂主持大局,宋以报社无人打理为由未能前来,致使大权落于并不心甘情愿的黎元洪之手,否则,民初的政局或可改观。谭人凤...
谭人凤故居,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鸭田镇南湾村,小地名塘湾里,南距县城85公里,北与新化县毗邻。这里是一个丘陵起伏的小盆地,故居背后及左右皆山,山上苍松翠竹,柳绿桃红,屋前有池塘数亩,碧波荡漾;远处有小溪环绕,流水潺潺,景政优美,气象万千。简介 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系木结构建筑,...
36岁以前的谭人凤,以老秀才的身份,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一所福田小学,请了谢介僧等人担任教员,潜心文吏,未究时事。1895年偶遇[司乡邹价人经过,与谈古今中外事,皆闻所未闻,思想大有启发,因之一变而投身反清革命。我早年听乡里老辈讲过,谭人凤在家乡教书时,即以好骂出名,当地几个土豪劣绅,几乎被他骂遍了。他在...
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出生于邵阳的这位秀才,投笔从戎后,英勇善战,在世时受到众多将领的景仰,去世后还被追赠上将军衔,两位总统为其题词,此人就是谭人凤。谭人凤,字石屏,号符善,晚年自号雪髯,人称谭胡子。清咸丰年农历八月初六(1860年9月20日)出生于隆回县鸭田镇南塘村。他是我国近代杰出的...
谭人凤去世后,,民国政府拨七十万银圆为其修筑墓陵。其后人根据他的遗愿,把他安葬在老马塘山,将老马塘山改名为“谭家山”。葬法是:从山腰往山心里挖一个深洞,将棺木推进洞内,再用原土石充填堵塞洞口;然后在棺木上方相应的位置开挖墓框,培土坟堆三个,立三块青石碑,碑高约五尺,宽约三尺,均无字...
谭人凤,今湖南隆回县人,因留有长须,人称谭胡子。46岁前,他在湖南力行反清活动。之后,与辛亥革命发源地广东结下不解之缘,并成为孙中山的坚定追随者和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之一。
《谭人凤集》是2008年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主要收录了谭人凤的文稿、函电、演说、日记等内容。内容简介 《谭人凤集》主要内容:谭人凤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为了推翻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和捍卫民主共和制度,他跟随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赴汤蹈火,百折不...
谭人凤,湖南新化人也!中国同盟会会员,武昌起义大功臣。 新化,是出牛逼人的地方。陈天华、邹代藩、罗盛教都出生在那里。 很多人说,谭人凤是国民党的,但他没有加入国民党,由于60岁就过世了,所以也没有加入共产党。不过,很多人说,要是没有他,国民党什么都不是。
护法运动爆发后,谭人凤坚决支持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开展护法运动,呼吁护法军北伐,反对议和,并三赴粤闽,调处护法军之间的矛盾,以协同进行护法斗争,为护法运动的开展和深入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护法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一、坚定护法 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3000“辫子兵”,以“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