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后,谭人凤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中部同盟会负责人,他极力奔走,稳定黎元洪、鼓励革命党人、厘定规则、参赞军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唯一也是最大的遗憾是,他曾电请在沪的宋教仁来鄂主持大局,宋以报社无人打理为由未能前来,致使大权落于并不心甘情愿的黎元洪之手,否则,民初的政局或可改观。谭人凤...
36岁以前的谭人凤,以老秀才的身份,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一所福田小学,请了谢介僧等人担任教员,潜心文吏,未究时事。1895年偶遇[司乡邹价人经过,与谈古今中外事,皆闻所未闻,思想大有启发,因之一变而投身反清革命。我早年听乡里老辈讲过,谭人凤在家乡教书时,即以好骂出名,当地几个土豪劣绅,几乎被他骂遍了。他在...
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出生于邵阳的这位秀才,投笔从戎后,英勇善战,在世时受到众多将领的景仰,去世后还被追赠上将军衔,两位总统为其题词,此人就是谭人凤。谭人凤,字石屏,号符善,晚年自号雪髯,人称谭胡子。清咸丰年农历八月初六(1860年9月20日)出生于隆回县鸭田镇南塘村。他是我国近代杰出的...
谭人凤故居,位于隆回县鸭田镇石鼓村,相传故居外面的田野中,有一石鼓,呈椭圆形,鼓面光滑,花纹清晰,周边的鼓钉依稀可辨,当地百姓将其视作神物,石鼓村就得名于此。故居重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谭人凤在故居居住的时间较长,从出生到前往日本的44年时间里,这所故居一直是其栖...
谭人凤,今湖南隆回县人,因留有长须,人称谭胡子。46岁前,他在湖南力行反清活动。之后,与辛亥革命发源地广东结下不解之缘,并成为孙中山的坚定追随者和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之一。
很多人说,谭人凤是国民党的,但他没有加入国民党,由于60岁就过世了,所以也没有加入共产党。不过,很多人说,要是没有他,国民党什么都不是。 可见,他影响着国民党,或者说,他催生了国民党。 是的,他比孙中山大6岁,比黄兴大14岁,比宋教仁大22岁。他是他们的“大哥大”。他说黄兴是雄而不英;说宋教仁是英而不雄...
谭人凤(1860-1920) 二 我国学界对谭人凤的研究始于1916年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916年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1916年12月1日,北京隆重举行悼念黄兴、蔡锷大会,作为黄、蔡二公的老朋友,谭人凤在大会上慷慨发表演讲。稍后出版的《霜钟》第1期登载了谭人凤的这篇演讲辞...
黄花岗起义是同盟会发动的一次意义重要的起义。谭人凤不仅是黄花岗起义的主要筹划者和重要参与者,为起义的筹备和发动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而且还是黄花岗革命精神的宣传者和践行者,为建立和巩固民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同盟会成立后,就把策划武装反清起义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持续策动反清...
5月15日,即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驻沪支部在上海新新舞台召开的纪念黄花岗起义周年大会,谭人凤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出席大会。大会主持人诸民谊报告开会理由后,谭人凤第一个发表演说,以亲历人的身份讲述起义失败的原因和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痛快淋漓,足为诸烈士吐气”。1916年护国战争期间,谭人凤赴...
护法运动爆发后,谭人凤坚决支持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开展护法运动,呼吁护法军北伐,反对议和,并三赴粤闽,调处护法军之间的矛盾,以协同进行护法斗争,为护法运动的开展和深入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护法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一、坚定护法 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3000“辫子兵”,以“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