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们育种人又挺起了腰杆子。”谢华安带领的测产专家团队欣喜地宣布:“‘中科发早粳1号’平均亩产将达588.9公斤!”许多重要新品种的测产现场,谢华安都没有缺席。这次,他又见证了早粳稻新品系新高产的诞生。对谢华安而言,宜春是他进行杂交水稻育种的渊源地之一。1973年,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水稻育种...
谢华安视若珍宝,1975年,谢华安和同事们利用这15粒种子,培育出“矮优2号”杂交组合。本想着育成丰产优质的良种,可现实却给谢华安当头一击:还没来得及大规模推广,一场毁灭性的稻瘟病扑面而来,枯黄的稻株整片整片地倒下……谢华安看到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忍不住泪流满面。怎么办?谢华安没有泄气,反而鼓励同...
其中,谢华安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正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有十来篇。 2007年12月27日,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福建农科院研究员、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榜上有名。2007年,谢华安在参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过程中,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退休研究员邱实、周易举报...
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 一双为了祖国育种事业 工作五十年的双手 让很多网友泪目↓ 82岁的他现在仍然要 战高温、冒酷暑、下田间 去照看水稻 一双手异常粗糙,让人心疼 9月1日晚,在《开学第一课》谢华安院士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 “50年金色种子梦”他立志投身农业 来到海南开展水稻种植研究 出生于福建一个小...
但是谢华安并不能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这个荣誉只能属于袁隆平。搞过科研的朋友都知道理论突破是最难的,只要在理论上实现了突破,在技术上的突破,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接踵而来。而袁隆平所做的就是理论突破。在1964年,袁老首先发现了野生杂交水稻,从此为中国人自主解决粮食问题打开了一扇门,根据这些野生杂交...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在我国杂交水稻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国际水稻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母”和中国杂交水稻救星。1981年,他成功选育出杂交水稻“明烣63”优良恢复系,并选配合适的母本,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堪称一代天骄的良种——“汕优63”,这是20世纪全球推广面积最大、栽种时间最长的杂交水稻品种。至1990年止,在全...
1 谢华安种业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6% 刘同行 10,000万(元) 2012-06-29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开业 担任高管 2 序号 企业名称 职务 法定代表人 注册资本 成立时间 地区 状态 1 重庆帮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 李黔 12,022.9998万(元) 2008-10-14 重庆市云阳县 开业 2 谢华安种业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股...
让谢华安找到了正确的育种路线 一举育成抗病性能极佳的恢复系“明恢63”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组合“汕优63”增产粮食700多亿公斤 新增社会经济效益700多亿元 而空前的成就并未使他止步不前 黝黑的皮肤和粗糙的双手 显示出他长年行走田间的痕迹 82岁的谢院士提起水稻依然目光炯炯 “发展民族种业,选育优良品种,做...
谢华安是稻田的守望者。黝黑的皮肤、浓重的方言、朴实的衣着、炽热的心肠、渊博的知识,在他身上,院士与农民两个角色完美融合。出生于闽西山村的谢华安,小时候遭受过饥饿的困扰,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从1972年农业学校毕业后开始育种算起,育种生涯已经整整49年,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曾连续16年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