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是作者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美军俱乐部的讲稿(节译),收入《钱锺书集》之《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一书。 钱锺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等。现代中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代表作《谈艺录》《管锥编》《围城》等影响广泛,为20世纪中...
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一文中,认为中国诗较之外国诗篇幅短小,说“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虽“简短”却“可以有悠远的意味”,使人“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这正如宋代诗人梅尧臣所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强烈的...
贵国爱伦坡(Poe)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 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short swallow flights of song)。...
《谈中国诗》课文原文: 中国诗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并对世界各国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既有豪放雄浑的作品,也有婉约细腻的作品。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首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而晚唐诗人杜牧则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
《谈中国诗》是钱钟书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士的一次讲演稿,后收入其散文集《七缀集》。在这篇文章中,钱钟书以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对中国诗歌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阐述,旨在向外国读者展示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三、文章结构 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引言(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
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
谈中国诗——钱钟书朗读独一无二的鳃鱼龙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1250 0 01:19 App 2025一年级下~语文园地二:朗读·快乐的节日 812 0 28:09 App 窦娥冤——朗读 1457 1 03:16 App 国家一级演员高英朗诵《走向远方》 17 0 08:28 App 西游记英文版第36集 61 0 02:17 ...
谈中国诗 作者:钱锺书 按:本文为钱锺书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美军俱乐部所作的演讲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个独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
谈中国诗--钱钟书谈中国诗 ---钱钟书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 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 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或者这句更流行:婚姻象围城,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 逃出来。 《围城》 钱钟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 1935年携妻赴英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