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 其中,国家课程设置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初中阶段开设外语,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 地方课程设置一综...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的课程结构:课程开设合理:确保所开设的课程能够覆盖学生所需学习的各个领域。课程顺序合理:课程之间的开设顺序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发展,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课程衔接有序:各门课程之间应相互...
课程设置的概念 课程设置的概念: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以往,人们把“课程设置”仅仅理解为学科课程的开设,这是不够全面的。©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课程设置是为了满足学生需求,实现教育目标而设计的教学内容。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课程:这类课程通常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基础课程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 2. 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是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而设置的,旨在帮助...
按照新的课程设置表,语文小学1-6年级每周6—7课时,7—9年级每周6课时;数学1-4年级每周4课时,5-6年级每周4—5课时,7—9年级每周5课时;英语课程的开设起始年级为三年级;有条件的学校可在一、二年级开设,供学生选修,内容以听说为主,平均每周不超过1课时。3—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2—3课时,7—9...
(2)形成阶段:该阶段是根据指导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向,制定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它包含3个部分:教学大纲的形成;确定层次目标与科目目标;课程内容一览表。首先设计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形成导致了层次目标的制定,层次目标的制定又产生了科目目标及课程计划,层次目标与科目目标用于形成阶段的评价,而课程内容一览表则表示护理...
课程设置不仅涉及学科课程的开设,还包括综合实践类课程等多种课程类型。在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中,明确设置了学科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两种主要类型。课程门类的安排:课程设置规定了具体课程门类的设立,这些课程门类可能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也可能包括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类课程。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