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禅经唐代:白居易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馀却有馀。言下忘言一时了, 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
白居易的一首《读禅经》,今天又仔细玩味了许久。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白居易算是唐代继李白、杜甫之后最伟大的诗人了,文学史上通常将他们三人并称“唐代三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
白居易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阅读禅经、参禅悟道,寻求心灵的净土。因此,《读禅经》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反映了白居易对禅宗思想的深刻领悟与追求。最后,我想说,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都可以尝试让心灵回归平静,感受那份内在的宁静与力量。希望白居易的这首《读禅经》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与感悟。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这首诗描绘了柳宗元在清晨时分前往超师院读禅经的情景和感受,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哲理。“诣yì”是到,往。“超师院”指永州龙兴寺净土院。超师指住持僧重巽zhòngxùn。“禅经”即佛教经典。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暂居龙兴寺期间。龙兴寺的住持僧是重巽,因在佛学上造诣深厚、善言佛...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白居易的《读禅经》。这首诗充满了深邃的禅意,让人在品读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智慧。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原文欣赏: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赏析 这首诗创作于柳宗元贬永州司马时。贞元十九年(公元803)柳宗元由蓝田县尉迁监察御史,时王叔文、王伾、韦执谊等东宫集团的人已经逐渐成为了朝廷的实际掌权者。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廿三日癸巳(公元805年2月25日),德宗驾崩,廿六日丙申,太子李诵即位,就是唐顺宗。时顺宗患风疾不...
头四句总说“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人把研读佛典安排在一天中最宝贵的时刻。“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清晨早起,空气清新,以井水漱牙可以清心,又弹冠振衣拂去灰尘,身心内外俱为清净方可读经。可见用心之虔诚,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的倾心和崇信,其沉溺之深溢于言表,不啻教徒沐浴更衣以拜佛祖。“闲持贝叶书,...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唐代]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0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柳宗元
读禅经【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
白居易 《读禅经》梦里不知身是客,空有一如不二禅。原来“无花即知无果,无戒即知无空;无梦即得自在,无余即是解脱。” 禅诗欣赏——白居易《读禅经》 须知诸相皆非像,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