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军队前往抵抗,到达涪县后盘桓不前;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
诸葛瞻(227年-263年),字思远,琅邪阳都(山东沂南县)人,他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子,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臣,是书法家和画家。曾为骑都尉和出任羽林中郎将,最终官至卫将军。 延熙六年,诸葛瞻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年,他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后来后主宠信黄皓,无所匡正。魏将...
等到退无可退之时,诸葛瞻心生悲凉,决定以死殉国。临死之际,诸葛瞻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无能为力。他内心痛悔,自责地表示:“我外不能制服姜维,内不能制衡黄皓,领军又不能守住国土,我有何面目活着。”这句话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无助,彰显出他对无法守护家园的深深忧虑和责任重担。绵竹之战是诸葛瞻一生中的终...
第一部分:诸葛瞻的成长与官场生涯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长子,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也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之一。母亲黄氏也是一个出身名门的女子。这样的家世背景,使得诸葛瞻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熏陶,备受蜀汉君臣的瞩目。诸葛瞻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早在诸葛亮去世后,...
诸葛瞻是游卡桌游推出的游戏《三国杀》中的武将牌,所属扩展包为《神话再临·雷》。设计来源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技能为罪论,父荫。背景故事 诸葛瞻(227年7月—263年11月),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丞相诸葛亮之子。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
诸葛瞻,作为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儿子,最终却在战场上兵败身死,按理说,这样的结局本应招致无数后人的嘲笑与讽刺,但事实上,诸葛瞻的形象却并未遭受如此待遇。相反,他在后世人心中的形象,更多地被赋予了一层悲情英雄的色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被遗忘的英雄,探讨他为何能在失败中赢得尊重...
诸葛瞻(227年7月-263年11月),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丞相诸葛亮之子。 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年,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后主宠信黄皓,无所匡正。魏将邓艾伐蜀,率领长子诸葛尚、将军张遵、李球、
可以说与诸葛亮的继子诸葛乔相比,诸葛瞻在个性上是要比诸葛瞻完善的。然而诸葛亮重点培养的继承人诸葛乔英年早逝,老来得子的诸葛瞻又没有精力照顾,随着诸葛亮的病逝,复兴汉室的压力来到了诸葛瞻的肩上。诸葛亮北伐的英勇事迹和为了蜀汉的延续而呕心沥血令诸葛瞻心荡神驰,但因为年幼,被想要亲政掌权的后主刘禅“...
诸葛瞻,字公达,出生于公元182年,是诸葛亮与黄承儿的儿子。自小他就受到父亲的熏陶,耳濡目染之下,诸葛瞻不仅聪明过人,还继承了父亲的许多优秀品质。诸葛亮在世时,对儿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他不仅传授给儿子文韬武略,还注重培养他的品德和人格。他希望诸葛瞻能成为一个有才干、有德行的人,为蜀汉的繁荣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