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他言行的记录,孔子是一个志向高远、命运坎坷的仁者,也是一个富有心灵能量,不谈神论鬼的智者。更是一个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学者。因此该书立足于还原《论语》教人为人处世、治学齐家的思想和方法,用现代的语言对儒家经典进行解读,从人文关怀的角度,重新诠释何谓中庸之德与仁爱之...
《说论语》是贾志刚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塔读文学。内容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他言行的记录,孔子是一个志向高远、命运坎坷的仁者,也是一个富有心灵能量,不谈神论鬼的智者。更是一个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学者。因此该书立足于还原《论语》教人为人处世、治学齐家的思想和方法,用现代的语言对儒家...
论语 论语春秋战国 · 孔子及其弟子 著· 四书 ·国学启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论语·述而》载孔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关于“束脩”的含义,历来说解纷歧。宋代以前,主流观点认为,束脩为束脯之义,俗称十条干肉,是拜见老师的礼物。但也有学者把束脩解释为束带修饰或年龄标志,这两种解释被认为出自孔安国、郑玄,在汉代文献中也有实际用例,故自宋代以来渐有学者信从,并...
《论语》的思想属于孔子,但首先属于《论语》编者对于孔子的理解。可以想见,《论语》材料的选辑、整理、编纂一定有一个细致认真的过程,它的篇与篇、章与章之间不是随意排列,而是精心比次。这样理解,也许才可以体会到《论语》“编者”的用心。 第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值得...
#俊俊说《论语》 54 个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考试机器,让孩子系统学习《论语》这样的经典,对于塑造孩子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很有意义。 五年级刘*俊《论语心得3.21》 音频: 00:00 03:07 评改五次后定稿:俊俊说《论语》——3.21成事不说五年级 刘*俊...
当您烦恼了、痛苦了、压力大了、郁闷了、纠结了、彷徨了、徘徊了、踟蹰了、忐忑了、生气了、不幸福了的时候,一定会因为您的智慧不能足以驾驭当前的形势,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学《论语》。 学而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今本《论语》: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智:通“知”,智慧。 *闻:闻见。 *志:通“识”,认知,知识。 孔子说:大概存在没有智慧而妄自作为的人,我不是这样的。多闻、选择其善者依从它。多闻而认知它,这是次一级的智了。” 本章是论语...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 <<论语>>诵读视频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 (1)令色:令,好、善;色,脸色。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