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这段语录的核心的句子是最后一句:‘是知也’。”又说:“什么是‘知’?知了就是知了,这是‘知’;‘不知’而承认‘不知’,也是一种‘知’。”还说:“任何人的‘知’都是有限的,全知‘宇宙—生命’系统的‘知’是不可能存在的,知了‘知’的有限性,就是承认‘...
唐人孔颖达在《尚书正义》中引述汉人孔安国注《论语》:“孔注《论语》以束脩为束带修饰,此亦当然。”也就是说,《尚书正义》认为,孔安国在注《论语》时把“束脩”解释为束带修饰,在注释《尚书》时使用“束脩”一词,也应取束带修饰之义。这是束带修饰之说的源头和依据,但《尚书正义》所引的内容并不可靠。...
《论语》中不仅明确了“慎于言”的思想,而且点明了具体的实践方法。 一是选择适当的时机说话。《宪问》:“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
论语 论语春秋战国 · 孔子及其弟子 著· 四书 ·国学启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所以,说“赶马车”的地位比“射箭”的地位低,这是没问题的,问题只在于,孔子为什么要拿“执御”和“执射”来说事?孔子还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述而篇》7.12)“执鞭之士”的地位更低,孔子为什么在这里不说“执鞭”?清人李光地在《论语札记》中沿袭了朱熹的解读思想,但解释...
《说论语》是贾志刚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塔读文学。内容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他言行的记录,孔子是一个志向高远、命运坎坷的仁者,也是一个富有心灵能量,不谈神论鬼的智者。更是一个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学者。因此该书立足于还原《论语》教人为人处世、治学齐家的思想和方法,用现代的语言对儒家...
释义:孔子说:只要他人来向我学习,我都教育他,不管来人是什么族类。 21、道不同,不相为谋。 释义:这句话可以看做是孔子对上面一句话“有教无类”的补充,你来向我学习,我可以教你,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学问。如果你对我的学问没有兴趣,那就算了。孔子本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谦谦君子,对于那些...
为什么说: 《论语》是每个人中国人必读的经典 1 《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 何以传承千年,历久弥新! 2 《论语》有多么重要? 名家如何评价《论语》。 3 孩子为什么要熟读《论语》? 是教育所需,是人生之本。 ……… 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论语》 —...
”《卫灵公篇第十五》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学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复四次。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论语》的作者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