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春秋战国 · 孔子及其弟子 著· 四书 ·国学启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唐人孔颖达在《尚书正义》中引述汉人孔安国注《论语》:“孔注《论语》以束脩为束带修饰,此亦当然。”也就是说,《尚书正义》认为,孔安国在注《论语》时把“束脩”解释为束带修饰,在注释《尚书》时使用“束脩”一词,也应取束带修饰之义。这是束带修饰之说的源头和依据,但《尚书正义》所引的内容并不可靠。...
那是因为,我此前找出一册朱熹的《论语集注》阅读。方一开卷,就在序里面看到几句极其值得注意的话,那是朱子引程颐的几段话,其中一段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
说论语 作者:贾志刚 分类:社科科普 字数:26.4万 免费章节/48章 前言 第一部分在鲁(一) 第一部分在鲁(二) 第一部分在鲁(三) 第一部分在鲁(四) 第一部分在鲁(五) 第一部分在鲁(六) 第一部分在鲁(七) 第二部分论礼 第三部分子路(一) 第三部分子路(二) 第三部分子路(三) 第四部分冉有 第五部分...
《论语》中的言说之道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许多关于言说的内容,如“非礼勿言”“辞达而已矣”。安徽师范大学钱丹丹认为,“慎于言”是君子之仁的体现,即说话要分时、分地、分人,言词得体、语气适宜,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说话,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请看——...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蕴含了什么道理,下面让我们从文字的...
一、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论语·乡党》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孔子在自己的老乡面前,态度是恭敬乃至于羞涩的,似乎是不会说话。在朝廷上,说话能够明辨事理,...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实行你要说的,然后再说出来。先做后说,言行一致,这是君子的作为。孔子因人施教,这句话是对子贡讲的。“子贡利口巧辩,孔子常黜其辩。”(...
《论语》里孔子说:做人做事这九个方面思考,便能拥有顶级智慧 人生下来,天生具有的本能差别并不大,但随着岁月流逝,人与人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有的人,历经岁月沧桑,活得越来越通透智慧。有的人,渐渐迷失了自我,变得麻木茫然,没有主见,越来越愚钝。怎样才能越活越智慧?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