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 [ zhào sh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hào shū ] 皇帝通告臣民的文书。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近反义词近义词 圣旨 上谕 百科释义 报错 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君主制的国家后,自...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中国史上首份诏书出现在殷商时期,名为《仲虺之诰》,系商汤的宰相仲虺所做,收录在孔子所编辑的《尚书》中。那么,这份诏书都讲了那些内容呢? 文/格瓦拉同志 在秦始皇之前,夏商周三代君主颁布的诏书称为“诰”或“命”。其中,“诰”又称为“大诰”,为君主宣扬国家大政、广施德政教化的指导性...
诏书和制书格式基本一致,以“奉天承运”或开头,行文中注意抬格,即遇到“天子”等称谓,或“制曰”、“诏曰”等词汇时,抬一格(换新列书写,该称谓或词汇比其它列高出一格);遇到列祖列宗的庙号、谥号,或代表上天的词汇时,抬两格(换新列书写,该称谓比其它列高出两格)。如下图所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一开头语,在古代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经常被用来表示皇帝发布诏书或命令的场景。什么是诏书?简而言之,乃是古代皇帝向全国臣民传达其旨意、宣告重大决策的正式文书。它绝非普通的纸张笔墨,而是皇权的具象化象征和有力体现。在封建王朝时期,皇帝被视为受命于天的天子,拥有至高无上、无可...
诏书是指中国封建社会由皇帝或者以皇帝名义制发的下行文书的统称,是皇帝对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法律等所有方面事务的旨意的具体体现,是皇帝的专用文书。与其性质相同的文书可追溯到《尚书》所记载商周时代的誓、诰、命。秦统一六国后,改命称制,令称诏。汉承秦制,在秦的基础上对这种皇帝专用的文书做了完...
诏书 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后,自以“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号称皇帝,自称曰朕。并改命为制,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汉承秦制,唐,宋废止不用,元代又恢复使用。明代用诏书宣布重大政令或训诫臣工。
皇帝臣丕,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漢歷世二十有四,踐年四百二十有六,四海困窮,王綱不立,五緯錯行,靈祥並見,推術數者,慮之古道,咸以爲天之歷數,運終茲世,凡諸嘉祥民神之意,比昭有漢數終之極,魏家受命之符。漢主以神器宜授於臣,憲章有虞,致位于丕。丕震畏天命,雖休勿休。羣公庶尹六事之人,外...
朱元璋的白话抗倭圣旨,和慈禧太后的对万国宣战1.上诏乃求微时故剑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一道诏书,一个...
这是自秦朝以来有史可查的第一部亡国天子退位诏书,但不在陈寿《三国志》原文,而是在袁宏汉记载之中,被裴松之注引。这篇文章大赞命在曹魏,以追崇尧典为名将皇位禅让与曹丕。 2、曹魏禅位于西晋 退位诏曰:“咨尔晋王:我皇祖有虞氏诞膺灵运,受终于陶唐,亦以命于有夏。惟三后陟配于天,而咸用光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