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士1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2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3也?士则兹不悦4!” 高子5以告。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6改之!王...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定期推送一篇《复旦通识100(卷一)》的文章,让我们跟随老师们一起思考他们关注的问题,领略“复旦通识”的风采。 “知其不可而为之”:《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启示 作者丨欧阳晓莉,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美国历史学家、全球史研究奠基人威廉·麦克尼尔在其成名作《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第二章中,对“史诗”评论如下:“如果你在读这些诗篇时对自己的思路略做调整以适应其神话形式和某些故事情节上所表露的天真稚拙,那么你就会感觉到自己同构思和撰写这些诗歌的人们是一脉相承、血缘以共的。”“史诗”的世界早已远...
B.孟子在昼邑“三宿而出”,是因为他相信如果多停留几天,齐王就可能回心转意请他回去,可等到齐王改变态度,他已经不便在昼邑再停留下去了。C.孟子游说诸侯的途中,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为《诗》《书》等作序,最后终于被梁惠王聘为上卿。D.孟子认为,杨朱、墨翟的...
孟轲受业于子思,既通,游于诸侯,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然终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尝仕于齐,位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齐,尹士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禄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①,是何濡滞也?”轲曰:“夫尹...
第一句话出自出自《礼记·中庸》,“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意思是在深刻地认识到某种情况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便要像接受天命一般从容地面对它。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在面对无法改变的局限时,应该保持镇静,不抱怨也不绝望,而是以平和心态去适应和面对现实。第二句话是说,如果我们的内心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追求,就不...
翻译是:在这人世间行路艰难,原因不在于水很深,也不在于山很高,只在人心的变化无常之中。整句话用来表达人情冷暖变幻莫测。其中行路的意思是走路、道路。难的意思是艰难。人情的意思是人心,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反覆的意思是变化无常,反复不定。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这一句出自...
如果三军将士既迷惑又疑虑,诸侯乘机起而攻之的灾难就到来了。这就叫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 【原文】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译文】预测胜负有五条...
其实,道的玄妙之处就在这里,它既深不可识,却也并非全然不可领略。如果完全不能够为人所领会,也就根本没有去论说它的必要了;如果它是平平常常就可以认识到的,也就毫不稀奇了。恰恰是处于可识与不可识之间,道才彰显出其独特的意义。在这一描述中,老子用一连串的排比句来描述真正的高人。“豫兮若冬涉川...
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句中的字意解释:“识”:知识,经验。“弘”:宽宏,扩大。“量”:气量,气度。其白话文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品德会随着气度的宽宏而增进,气度也会由于丰富的社会经验而更为宽宏。因此要想增长深厚自己的品德,就不能不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