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称“后”、“王”、“天子”、“天王”。战国开始称“皇”、“帝”。(帝本是至上神的称号,皇原本是形容帝的。)秦开始称“皇帝”,直至辛亥革命才结束。匈奴称“单(ch_n)于”、单于妻称“阏氏(yānzhī)”,乌孙称“昆莫”,高车称“候娄訇(f_)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h_)...
记室[ jì shì ] ⒈ 官名。东汉置,掌章表书记文檄。后世因之,或称记室督、记室参军等。 ⒉ 秘书的代称。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东汉 置,掌章表书记文檄。后世因之,或称记室督、记室参军等。 引《后汉书·百官志一》:“记室令史,主上表章,报书记。”《三国志·魏志·陈琳传》:“太祖 并以 琳瑀(阮...
成语(Idiom):记室 发音(Pronunciation):jì sh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记事的小屋,指记载文书的地方,也用来比喻记忆力极好的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记室”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记”和“室”。记指记忆、记录,室指房间、屋子。记室原指记事的小屋,是古代官府中专门负责记录文书的地方。后来...
历史知识> 记室 ①官名。汉代自三公府至郡县皆置为佐吏,具体名称不一,太尉属吏有记室令史,郡府有主记室史,县府有记室史,皆主文书表报。三国魏定诸府记室官七品。两晋、南北朝以来有记室令史、记室督、记室参军、中记室参军等名目,省称记室。北宋太宗雍熙二年(985)诸王府置记室参军,以常参官兼任,掌以忠孝之...
记室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琳字孔璋,素有才名;灵帝时为主簿,因谏何进不听,复遭董卓之乱,避难冀州,绍用为~。——《三国演义》记室产生 国家的产生,开始于夏代,而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出现的,所以讲职官,也只能从夏代开始。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
并且士人在成为记室前后所任官职的品位有明显区别,担任记室后再进入中央任职地位明显提高。以尚书省为例,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同等条件下地位更加优越的曹郎的人数明显增多。大多数士人在担任记室参军后会进入中央三省和东宫任职,少部分士人会去往监察机构、司法机构和教学机构。士人去往三省任职的,多在尚书省担任各曹郎...
记室是什么官职?记室,机构名,秦汉时设。三公府、郡府、县廷皆有设。室,古人建筑内部,前堂后室。
【记室】的意思和解释 【记室】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职官名。掌书记。《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复遭董卓之乱,避难冀州,绍用为记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到得开年,越州太守请幼谦的父亲忠父去做记室。」文章发到手机:微信QQ好友QQ空间新浪微博复制网址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一键分享...
“记室”是一个职业,即“代书”,是古代官宦人家雇佣的代写往来书札之人。属于青衣系列。什么是青衣呢?汉以后卑贱者穿青衣,故称婢仆、差役等人为青衣。《英云梦传》中,吴斌身为兵部侍郎,往来事情冗杂,自然无暇笔墨,着人雇佣“记室”,代替书写往来书札,这是为官之家寻常之举。云章 《英云梦传》中,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