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针对那些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自愿且真实地交代自身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基础上,对于被控诉的犯罪事实无任何异议,并且表示同意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同时在书面文件(即具结书)中加以明确确认的案件,相关部门可依照法律规定对其予以适度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 对于认罪认...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在实体上和程序上从宽两个方面。刑法中对认罪认罚从宽作了一系列规定,但刑事诉讼法中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经过了深入细致的试点工作。2014年6月27日,全国人大...
第二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程序上可以依法从简处理,实体上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的制度。 第三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
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区分案件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实行区别对待,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认罪认罚案件,要尽量依法从简从快从宽办理,探索相适应的处理原则和办案方式;对因民间矛盾引发的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明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这一制度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惩罚了犯罪,又给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改过自新的机会。法规2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施流程 自愿认罪...
《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发布的意见,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原则、当事人权益保障等作出了具体规定。2019年10月24日,《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发布。内容解读 解读一 《指导意见》以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宽...
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准确及时惩罚犯罪、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推动刑事案件繁简分流、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确保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正确有效实施,根据法律和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杨万明:近年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实体程序一体推进,制度适用情况总体良好,在提升审判质效、及时有效惩治犯罪、促进罪犯改造、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优势彰显。2023年,全国法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的一审刑事案件,分别占同期审结刑事案件总数、人数的88.2%和86.2%。从案件态势看,适用数量、比例逐年上升,相比2019...
最高检:认罪认罚从宽司法制度适用,要进一步推动深化完善、提升质效 11月20日,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工作会议在福建福州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在会上表示,要深化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司法制度适用,要加强对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据审查,防止出现冤错案件。应勇表示,认罪认罚从宽司法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