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芳攻打西路军是因为怕红军会在自己多年的底盘建立根据地。1936 年,西路军奉命前往河西走廊,执行打通与苏联联系、获得国际援助以及在河西地区建立根据地的任务。马步芳迅速调集了十七万大军,对西路军构成了严密的包围圈。尽管面临敌强我弱的严峻局势,西路军的英勇将士们仍旧毫无惧色,坚毅地投入战斗。但马家军以...
《西路军》是一部纪录片,于2015年在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首播。背景介绍 西路军,指1936年10月由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2.18万人(占当时红军总数的2/5),遵照中共中央之命令,西渡黄河作战,在河西走廊,西路军孤军奋战,伏尸盈雪,由于兵力悬殊,最后粮绝弹尽,惨遭失败,几乎全军覆没,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
当然,有不少西路军将士从“马家军”的集中营逃了出来,他们历经重重艰难险阻,到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和西安办事处去寻求帮助。被俘的西路军官兵加起来总共有5000多人重新回到了革命队伍。忠骨英魂,永垂不朽。西征虽说失败了,可西路军在广大的西北地区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给各族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西路军真的...
熊国炳。西路军军政委员熊国炳,1899年生于四川通江,参加过川陕苏区建设,曾任红军通江竹峪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和红四方面军西北联邦政府副主席等职。熊国炳是在红四方面军入川时参加革命的,在此之后,他长期主抓川陕苏区的后勤工作和群众工作,并为红四方面军的扩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36年,西路...
其实,当年西路军之所以执行西征战略方针,就是效仿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获取苏联等国的军事援助,打通西北外部军贸通道 在北伐战争期间,北伐军确实从苏联获得了不小的军事援助,包括有日式和俄式来福枪共计近2万杆,子弹近2000万发,还有40余挺马克沁式重机枪,20余门俄式75毫米山野炮,战防炮12门,炮弹共计1000余...
1、西路军军总指挥部:总指挥:徐向前 政 委:陈昌浩 副总指挥:王树声 参谋长:李特 政治部主任:李卓然 政治保卫局局长:曾传六 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 2、司令部 第一局(作战) 局长:郭天民 第二局(缺)第三局(通讯) 局长:宋侃夫 第四局(侦察) 局长:杜义德 欧阳毅(后)第五局(保卫) 局长:...
居然找各个军政委员会的成员做工作,准备召开会议,斗争徐向前,因为大家反对才作罢。徐向前的意见再正确也没有办法实行。西路军停下来打仗,在没有后方补给的情况下,人越打越少,最终惨遭失败。这种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决策失误造成的,如果按照徐向前的设想,结局可能是另一个样子。
西征时,李先念当时是西路军高级指挥官。红军西路军全军覆没,是红军历史上最惨痛的败仗之一,这一仗,西路军三个军长阵亡两个,21000多人,最后顺利回到延安的不足1000人。一、毛主席安慰徐向前 1936年10月,为打通和共产国际的联系通道,为打通苏联和我党的武器装备输送支援通道,徐向前率领21800多人,开始了艰苦的...
尤其是一些西路军的老人,对“西路军向甘北前进与西路军严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克服国焘路线”这个结论不大满意,认为“西路军执行的任务是延安决定的”,还有人说,是延安的决策失误,甚至说是“阴谋”。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对这个问题,笔者已在之前的文章中,通过往来电文等资料,已经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