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松。陈海松,河南罗山人,1930年参加革命,曾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12师36团政委、红9军25师政委和红9军政委等职。陈海松是红四方面军中一员文武兼备的名将,他不管是做政治工作,还是军事工作,都十分娴熟,西路军组建后,陈海松随军参加西征战役。1937年3月12日,红30军进入甘肃梨园堡一带宿营,同一天,马家军...
1、徐向前 元帅(1955年授) 西路军总指挥。只身归队。后任国务院副总理 徐向前(1901.11.08—1990.09.21);山西五台人 2、王树声 大将(1955年授) 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只身乞讨归队。我国军队军械装备建设和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领导人 王树声(1905.05.26—1974.01.07);湖北麻城人 3、朱良才 上将(...
在此后的5个多月时间里,红西路军同盘踞甘肃、青海两省的马步芳、马步青军队及地方民团浴血奋战,这段历史是我国军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段,红西路军共与马敌激战80余次,在各个战场上牺牲的西路军将士有7000余人,留下姓名的仅有200余位,其余全是无名烈士。9600余人在弹尽...
按照军衔和姓氏的笔画排序,以下是西路军中走出的开国将帅:1. 徐向前(元帅,西路军总指挥,只身归队)2. 王树声(大将,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只身归队)3. 朱良才(上将,第三十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4. 李聚奎(上将,第九军参谋长)这篇文章介绍了35位中将和少将在长征后只身一人前往新疆或被俘后...
徐向前 :红军西路军时期西路军总指挥<元帅,军委主席副主席级,军委委员> 二,大将(正兵团级1人): 王树声 : 红军西路军时期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大将,正兵团级,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军械部部长﹥ 三,上将(3人,其中58年上将1人): 1,正兵团级(1人): 朱良才:红军西路军时期第三十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
为了使人们了解西路军一些将士的结局,现据所搜集到的史料,把西路军一些将士的结局简述如下,以飨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斗中牺牲的师级和师级以上将领 董振堂(1895~1937):河北新河人。曾任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七十三旅旅长,1931年12月14日和赵博生、季振同等一起率第二十六路军1.7万余名官兵举行宁...
△由李先念等率領的西路軍余部回到延安后的合影 西征失败时活着逃出的西征军主要将领的结局: 西路军总指挥 徐向前,西征失败后独自一人回到延安,建国后授元帅衔。 西路军总政委 陈昌浩,西征失败后离开部队跑回老家,1937年8月,陈昌浩回到延安,他被免去一切职务,接受了长达一年的审查。此后的陈昌浩在中国革命的舞台上销...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西路军孤军奋战数月,歼敌两万余人,但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而失败。两万多名西路军将士,最后回到陕北的仅仅只有800多人。那么,西路军将领们的最终结局都是怎样的呢?(仅部分人员)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出生于山西五台,是黄埔军校一期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红...
西路军虽最终失败,但有战士在艰难中成功突围。三位指挥官王树声、毕占云和李先念各自走上不同革命道路,为新中国建立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们的命运与西路军悲壮历史紧密相连,也映照出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因为革命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一支队伍,他们要渡过黄河,目的是打破国民党封锁并寻求苏联帮助。这支部队就是后来...
1936年长征到达陕北后,红五军被编入西路军参加了西征,1937年1月12日,董振堂率部与敌人在甘肃高台县城血战,战至最后一人一弹,壮烈牺牲,时年42岁。2009年董振堂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红五军政委黄超 黄超是贵州人,早年曾到苏联学习,1931年秋被派到鄂豫皖苏区,此后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