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松。陈海松,河南罗山人,1930年参加革命,曾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12师36团政委、红9军25师政委和红9军政委等职。陈海松是红四方面军中一员文武兼备的名将,他不管是做政治工作,还是军事工作,都十分娴熟,西路军组建后,陈海松随军参加西征战役。1937年3月12日,红30军进入甘肃梨园堡一带宿营,同一天,马家军...
按照军衔和姓氏的笔画排序,以下是西路军中走出的开国将帅:1. 徐向前(元帅,西路军总指挥,只身归队)2. 王树声(大将,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只身归队)3. 朱良才(上将,第三十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4. 李聚奎(上将,第九军参谋长)这篇文章介绍了35位中将和少将在长征后只身一人前往新疆或被俘后...
在此后的5个多月时间里,红西路军同盘踞甘肃、青海两省的马步芳、马步青军队及地方民团浴血奋战,这段历史是我国军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段,红西路军共与马敌激战80余次,在各个战场上牺牲的西路军将士有7000余人,留下姓名的仅有200余位,其余全是无名烈士。9600余人在弹尽...
西路军参谋长李特没有回到延安,而是按照出征的路线进入了新疆,结果被王明以“托派”的罪名秘密处死,之后被追认为烈士。西路军总部领导中,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保卫局长李传六,都最终得以善终。令人意难平的就是担任西路军军政委员的熊国炳。在兵败之前,他和陈昌浩、徐向前都是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的核心成员,部队打散之后...
1、徐向前 元帅(1955年授) 西路军总指挥。只身归队。后任国务院副总理 徐向前(1901.11.08—1990.09.21);山西五台人 2、王树声 大将(1955年授) 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只身乞讨归队。我国军队军械装备建设和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领导人
1936年长征到达陕北后,红五军被编入西路军参加了西征,1937年1月12日,董振堂率部与敌人在甘肃高台县城血战,战至最后一人一弹,壮烈牺牲,时年42岁。2009年董振堂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红五军政委黄超 黄超是贵州人,早年曾到苏联学习,1931年秋被派到鄂豫皖苏区,此后相继...
那些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延安的西路军幸存将领们,他们后来被安排了什么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将领又担任了哪些重要职务?西路军的总负责人是军政委员会主席 河西战役失利后,陈昌浩和徐向前带着二十多个警卫员白天躲藏、晚上赶路,好几次躲过了马家军的包围圈,最终从敌军防线薄弱处成功突围,侥幸逃出生天。走到一个...
徐向前 :红军西路军时期西路军总指挥<元帅,军委主席副主席级,军委委员> 二,大将(正兵团级1人): 王树声 : 红军西路军时期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大将,正兵团级,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军械部部长﹥ 三,上将(3人,其中58年上将1人): 1,正兵团级(1人): 朱良才:红军西路军时期第三十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
西路军虽最终失败,但有战士在艰难中成功突围。三位指挥官王树声、毕占云和李先念各自走上不同革命道路,为新中国建立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们的命运与西路军悲壮历史紧密相连,也映照出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因为革命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一支队伍,他们要渡过黄河,目的是打破国民党封锁并寻求苏联帮助。这支部队就是后来...
遭拒后郭锡山骑着马就往敌人阵地疾驰,红军向其开枪都未能击中,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叛逃。郭锡山先前也做了些“功课”,知道对面的敌人是马家军马禄部才敢跑。西路军出发时士气正盛,在锁阜堡围困了马禄半个多月,本来可以一举歼之,但为了统战最后放了马禄部600多人一条生路,算是对马禄有恩。所以马禄虽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