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自序》是明末文学家张岱为自己的著作《西湖梦寻》创作的一篇序文。这篇自序以西湖为基点,回忆了从过去到现在几十年的岁月流动,其中着重描述了西湖今昔的对比和“梦”的感受,叙明了《西湖梦寻》一书的制作缘由与由此而生的慨叹。全文痛感西湖今昔之变,寄寓了家国兴亡之悲慨,但却全就一“梦”字...
西湖梦寻 《西湖梦寻》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共五卷七十二则,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则记事之后选录先贤时人的诗文若干首...
《西湖梦寻》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本文整理了《西湖梦寻》序的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我生不逢时,离开西湖已经28年了,但西湖没有一天不在我的梦中出现,而梦中的西湖也从未有一天离开过我。以前甲午年、丁酉(我)两次来到西湖,像涌金门商家,祁家,钱家,余家的庄园,只剩下一堆瓦砾...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李奎《西湖》诗: 锦帐开桃岸,兰桡系柳津...
简介 《西湖梦寻》是晚明著名散文家张岱的作品。张岱(1597-约1676),字宗子,后改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明亡后披发入山,...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阿懒2010-01-01 16:53:19 张岱的小品写得真的好。2006年读过 2魏小河
古典|张岱《西湖梦寻》 紫云洞在烟霞岭右。其地怪石苍翠,劈空开裂,山顶层层,如厦屋天构。贾似道命工疏剔建庵,刻大士像于其上。双石相倚为门,清风时来,谽谺透出,久坐使人寒栗。又有一坎突出洞中,蓄水澄洁,莫测其底。洞下有懒云窝,四山围合,竹木掩映,结庵其中。名贤游览至此,每有遗世之思。洞旁一壑...
余在西湖,多在湖船作寓,夜夜见湖上之月,而今又避嚣灵隐,夜坐冷泉亭,又夜夜对山间之月,何福消受。余故谓西湖幽赏,无过东坡,亦未免遇夜入城。而深山清寂,皓月空明,枕石漱流,卧醒花影,除林和靖、李岣嵝之外,亦不见有多人矣。即慧理、宾王,亦不许其同在卧次。 袁宏道《冷泉亭小记》: 灵隐寺在北高峰下,...
西湖梦寻(卷二)灵隐寺 明季昭庆寺火,未几而灵隐寺火,未几而上天竺又火,三大寺相继而毁。是时唯具德和尚为灵隐住持,不数年而灵隐早成。盖灵隐自晋咸和元年,僧慧理建,山门匾曰“景胜觉场”,相传葛洪所书。寺有石塔四,钱武肃王所建。宋景德四年,改景德灵隐禅寺,元至正三年毁。明洪武初再建,改灵隐寺。宣德...
以下是《西湖梦寻》中一篇散文的原文及译文: ### 原文(节选) (注:由于原文较长,此处节选部分内容以作示例) 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